□本版文/图 记者 王闯
业精于勤。
生于1981年的徐峰,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主任,参与的研究在世界知名医学杂志发表,在业内产生重要影响,亦有不少国家级医学协会委员头衔。收获源自耕耘,而付出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在徐峰的时间海绵里的,是他压缩到仅剩半天的博士备考复习时间,是拖了6年的鼻窦炎手术,是妻子转行的选择……
初中时立志学医,源于母亲的病重通知
有别于茫然盲目的人生,徐峰初中时就已然准备了一生奋斗的剧本。只不过,剧本的灵感源于打在那个男孩肩上的晴天霹雳。当时,母亲被查出患风湿性心脏病,被医院下达病重通知。母亲遵从医生建议接受药物治疗。但医生认为,即使这样,她可能也活不了太久。
“幸好后来医疗技术进步很快,母亲的病情稳定住不再发展了。”徐峰立志学医,为更多的母亲祛除病痛。
从小学到高中,徐峰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三名。1998年,他考入山东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后来推荐免试保送硕士研究生时,他在6个班300多名同学中脱颖而出。
学霸徐峰的求学路坎坷不多,与父亲的严格要求不无关系。“我认为他严格得有点儿……”他笑笑说:“有时候我感觉不一定非要做那么仔细的小事,父亲总要求必须做好。”
父亲对徐峰生活习惯的严格要求,被他不自觉地延伸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
徐峰读硕士时的导师、现任齐鲁医院副院长陈玉国教授,对他要求同样严格。他回忆,那时候有的同学仍过着无忧无虑的小日子,而他除了临床实习外,还在导师指导下经常熬夜阅读大量英文文献,学习最前沿的知识。
经历着严格,也经历着严格带来的馈赠。芳华无声,徐徐也匆匆。那段时间,他发表了多篇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学术论文。“那真是需要废寝忘食。”话语间,他眉头微蹙,嘴角上扬。
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评判。徐峰是当时医学院里唯一在研二和研三梅开二度的获奖者,其含金量很快得到了体现。
一路学霸,考博士时成“学渣”
徐峰硕士毕业前,学校组织了面向研究生的首批中外联合培养选拔。等到徐峰去研究生院登记准备办签证时,老师才惊讶地说:“哎?你是硕士啊?不是博士啊?”
虽然没有硕士不能报名的规定,但学校一路的选拔更看重一般在博士阶段更为突出的科研经验。而凭借面试中优秀的发挥,和两得校长奖学金,徐峰和另外39名博士一道,进入首批中外联合培养的40人名单。
他争取到的机会,是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副校长、全球心血管领域最牛期刊《circulation》前任主编James.T.Willerson教授的实验室学习。
这样一名学霸,在考博士时却成了“学渣”。
2006年,徐峰正式成为齐鲁医院急诊科的一员。陈玉国教授从他的老师变成了领导。“陈老师常说我有天赋,我觉得我没有。如果老师交代的事我没有认真去做,我会脸红、会出汗、会不好意思。”徐峰说着,下意识地摸了摸脸。
在师兄弟都忙着备考博士时,他肩负着科里的秘书工作,还要忙于医教研工作,白班夜班来回倒。
直到四年后,他才选择了考博士。忙碌的工作,最终把他的复习时间压缩在了考试前一天的下午。他开始着手准备其他人至少在三个月前开始的复习,迎接第二天的考试。
一把普通钥匙,却是特殊待遇
“我不是超人,脑袋也不算特聪明,一下午不可能赶上别人几个月。”徐峰说:“统招博士和在职博士相比,前者势必对今后的个人发展更有好处。但在职博士要好考一些,只考一门英语,所以我考了在职的。”
由于平时没少看英文文献,吃“老本”的徐峰最终还是考上了。
2012年,已经是急诊科副主任的徐峰,担起急诊介入住院总医师的活儿。“一开始做住院总,晚上就睡在医院里,那边一说有心梗的病人来了,三四分钟就能跑过去。”徐峰说。
对住院总医师的锤炼通常是一年,之后可以交棒相对更年轻的医生。一再“连任”的徐峰笑笑说:“我也是很快就锤炼出来了,只是后边没有人接手。”
直到2015年,担任急诊科常务副主任后,他才因为越来越多的事务性工作,不得不做出改变。徐峰的家离医院不足三公里,他开始晚上回家休息。
这并不能让徐峰轻松很多。有心梗的病人入院,他仍会随叫随到。感受最深的是徐峰家所在小区的门卫。“他经常半夜出门,有时我起来去给他开门慢了,他已经翻过铁栅栏跑了。”他说,门口的铁栅栏门有2米多高,后来感觉不好意思,就给徐峰配了一把钥匙——这是其他人没有的待遇。
“后来不再值住院总,还是会经常加班。陈院长身先士卒,经常晚上工作到十二点,我们也都跟着这么干。”徐峰话语间透着对老师的尊敬。
徐大夫最该去的诊室,等了他6年
翻看徐峰的微信朋友圈动态,是一张张X光片。5月23日21:26:“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一例……病人胸痛症状缓解。”5月30日22:12:“罕见右位心的冠脉支架手术一例……手术不多么难,只需记住造影时的体位左右都是反的,头足不反。”6月6日22:20:“胸痛中心今日急症手术之猝死边缘+血管在哪里……”
徐峰的妻子,曾和徐峰是同行。提起妻子原先的工作,徐峰满是自豪:“更纯正的心脏大夫,她是心内科。”
由于夫妻二人都倒夜班,难有时间照顾孩子,后来妻子放弃原工作自学两年考取了工作时间相对规律的公务员岗位。“可能还是想做一名大夫吧,但她选择了更多地照顾家庭。”说到妻子后来的选择,徐峰的自豪中又多了几分感激。
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工作的徐大夫,作为病人,却让最该去的那间诊室,等了他6年。
上高中时,徐峰得了鼻窦炎。后来,症状越来越厉害,严重时他头疼得想把眼睛挖出来。徐峰很清楚,手术是最佳的方案,加上住院一共需要请5天病假。“5天躺在病床上,太奢侈了!”他耸了耸肩,笑着说:“2006年刚上班时就该做手术,但感觉问题不太大,忍忍吧,睡一觉第二天能好点。”徐峰的笑里,有种滂沱大雨后树叶飘来的味道。
从急诊科到耳鼻喉科的路不足200米。6年之后,病情实在影响工作,他才走过这200米。
无力“食肉糜”,就给病人做好那碗汤
作为医生,徐峰却费尽心思,不让病人像自己这样一拖再拖。
“我经常给病人举亡羊补牢的例子。羊跑没了,把羊圈修成铜墙铁壁,羊也是没了。”徐峰提高了调门:“同样是花钱,为什么不早修呢?”
徐峰认为,和病人或家属交流时,要努力换位思考,还要通俗地把医学知识和自己的意见表达给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医生是真正为病人好。
但徐峰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也并非每每奏效。一次,一位决定要做手术的心梗病人,在和哥哥听徐峰讲明了手术与否的利弊之后,自己觉得症状有所缓解,便改了主意。可是,他还没走出抢救室,就开始浑身抽搐。徐峰立刻对他进行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
“现在还会梦到他在电我。”提起几年前那次虎口脱险,这位病人开玩笑地说。后来,他和徐峰成了朋友,偶尔聚一聚,过年过节还会互致问候。
在徐峰看来,越来越多的医生不再因为患者和家属不明白自己的苦心而着急上火,他们会想方设法让对方听明白病情和治疗的方案。但有的医生可能会忽视另外一点:“有的病人家庭条件不好,凑齐做手术的钱,对患者子女来说很为难。这时不能简单地认为人家不孝顺。对只够喝菜汤的人,没法说‘何不食肉糜?’,还是尊重病人和家属的选择吧!在他们的选择下,尽最大努力实现患者最大的获益。”
徐峰在做的,就是认真做好适合病人的那碗汤,尽其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