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指出,2012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算全国高血压患者为2.66亿,每5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有关专家指出,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降压不能一蹴而就,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平稳降压。该病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单纯以降血压为目的,效果并不佳,医生应根据不同病症,筛查高血压使多少脏器有危险累积,制定针对性的治疗和保护方案。
本期解疑释惑:
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血压成为一种常见病、高发病?
高血压的并发症主要有哪些?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受访人:
卜培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教授
鹿庆华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教授
□ 本报记者 蒋兴坤
实习生 王雅淇
高血压并发症
危及生命
大众健康: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遗传、过量摄入食盐都可能导致高血压。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为什么会成为一种常见病、高发病?
鹿庆华:高盐膳食是导致高血压的最重要的风险因子。此外,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饮食过于油腻、抽烟饮酒等不良嗜好、频繁熬夜、作息不规律都会引发高血压疾病。
卜培莉:冬季天气寒冷,年轻人盲目追求“骨感美”,穿着单薄,也会提高高血压发病的几率;现在,不少年轻人出现超重、肥胖等问题,也可能会罹患高血压;人口老龄化加速,也导致了老年高血压人群数量的增长。
大众健康:有一种观点是,高血压最大的危害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高血压的并发症都有哪些?
卜培莉: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介绍,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的全身性综合症,血压高只是一个突出的表象,实质则是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多种并发症。在临床表现上,亚洲人高血压更容易引起卒中,西方人高血压更易导致冠心病。
降压要“软着陆”
大众健康:时间不同,季节不同,血压可能会出现波动。高血压患者应该怎样合理用药呢?
卜培莉:人体的血压会随着时间变化,发生细微的波动。一天当中血压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早晨9点和下午3点是两个高峰,晚上到达低谷。在冬季人体的血压值通常比夏季高7mmHg—10mmHg。如按照原药量服药,约30%的患者在冬季无法将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因此,市民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药物用量。冬季可以加药,夏季则应缓慢减药。
鹿庆华: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有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不吃药,应遵医嘱确定治疗方案,依靠合理饮食和运动就能控制住病情,但中度及以上的患者需要药物治疗。而重度高血压患者则可能需要终生服药。在治疗过程中,应听从医生建议,采取合理方式,将药物对靶器官损害降到最低。
大众健康:有患者在血压降不下来时,自行增加药量,让血压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值。这种做法是否科学?
卜培莉:在控制血压的过程中,患者有一个误区是,认为服药后,血压能马上降下来。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提倡平稳降压,一般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降压过程中,各个脏器需要重新适应体内的血压情况,降压幅度太大,不利于靶器官的健康。
鹿庆华:高血压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酌情减少或增加药物用量,但不能随意停药。有些药物具有“反跳”现象,猛然停药,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血压值的范围,听从医生建议,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不宜盲目用药。
单纯降血压效果不佳
大众健康:日常生活中,市民如何远离高血压疾病?
卜培莉:高血压并非单发类疾病,常与高血脂、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治疗过程中,单纯以降血压为目的,效果不佳。医学上对于高血压的临床诊断要同时针对危险因素和有无并发症进行诊断,筛查高血压使多少脏器有危险累积,并针对不同的脏器制定不同诊疗方案,对其进行治疗和保护。
鹿庆华:任何疾病都不可怕,就怕不重视,随着时间的累积,疾病也在不断累积。高血压疾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预防高血压,最主要的是低盐饮食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多吃些清淡食物,每天食盐量不宜超过6g,改变熬夜、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中,尽量保持轻松的心情,定期休息,缓解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带来的紧张和疲劳。
卜培莉:我们鼓励患者自测血压,一天两次,早饭吃药前测一次,睡觉前再测一次,注意变化趋势。预防高血压,要注意运动,保持合理体重。运动强度以每天30分钟、每周至少保证五天,可以选择慢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各种运动方式。如果选择药物治疗,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二受体阻滞剂(ARB)五大类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用药。手术治疗高血压还是非常规治疗手段,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
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31219/Articel10002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