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6日,中国作家莫言与同样拥有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做客山东大学“文学大讲堂”,对话“文学与人生”主题。
中国山东网12月16日讯(记者 周玉森)当法国的波尔多红酒遇上高密的十八里红,当中国的诺贝尔奖相会法国的诺贝尔奖,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学火花呢?12月16日上午,作家莫言与同样拥有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聚首山东大学,在数千名象牙塔学子面前,进行了一场“文学与人生”的对话。
莫言对于国人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而勒·克莱齐奥则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为法国当代文坛的领军人物,今年8月,他和莫言曾在西安相聚,时隔4个月,两人再次在山大对话,用莫言的话说,这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两位大师围绕“文学与人生”的主题,畅谈了各自的生活感悟和文学道路。
聊人生:东西方两位文学大师童年都曾挨饿
说到今天的主题文学与人生,莫言提到,“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潜在的文学读者,只不过读书的方法有所区别而已。” 文学肯定会影响人,甚至会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生毫无疑问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人生,哪有文学。没有人生,没有每个人具体的生活,哪有社会生活。如果这些的话,文学就不会存在。因为文学是有了人才有的,所以文学与人学息息相关。”
大师总是有着共同之处,今年74岁的勒克莱齐奥先生也认为文学与人生的关系非常的紧密,“我出生的时候,我所处的国家是没文化的,那个时代非常黑暗,生活也是非常的困难。但是后来当我接触到文学的时候,我还是燃起了希望。”
他回忆自己的童年,在那个战争年代,1944年,他和母亲外婆逃到山区里面躲避,当时能和家人一起收麦子就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而那段饥饿难挨的岁月也让他终身难忘,也是在那段时期他接触到了文学。勒·克莱齐奥说,和莫言先生一样年轻时他们都有过生活困难的经历,以至于两人的作品中,对于土地的歌颂,对故土的眷恋之情都很深。
听到勒·克莱齐奥小时候也和莫言一样挨过饿,现场主持人山东大学陈炎教授则幽默的评价道,“看来挨饿对于获得诺贝尔奖来说是一个必要条件。对于生活苦难有深刻体验的人可能对人生有更深的理解。”

莫言在现场感叹了法国文学精神对中国小说影响巨大
谈文学:莫言感叹法国文学精神对中国小说影响巨大
有了相似的人生经历,两位大师对彼此的作品也是体味至深。
勒·克莱齐奥说,每当他回忆那段苦难人生的时候,“如果再去读莫言的书,比如说《红高粱》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这个土地以及土地所带给人的一些希望。通过这个的时候,就会觉得我们人对于人的生活的一种向往,就会感觉到内心的那种非常强烈的希望。我总是希望在文学的作品当中,能够收集到这么一种力量,让我能够与这个大地,与这个大地上的农民有一种亲近感。”
莫言则更是从整体谈了包括勒·克莱齐奥作品在内的法国文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他说,法国曾出过14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自己也读过大量的法国小说,后来去巴黎每看到一个建筑都能想起小说中的典型人物 ,甚至在小巷子中都希望自己能遇到一位吉卜赛女郎,“可惜看到的全是中国游客,不过这也足以说明法国作家对中国当年作家影响是巨大的。”即使在文革期间,阅读量不多的情况下,他还是能读到法国的文学作品。那种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他。
莫言认为,法国小说家是在全世界对于小说艺术研究的最为深刻、实践的最为充分的一个伟大主体。“我记得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说到,我们过去理解要写什么问题,现在我们也应该考虑怎样写的问题。他举了一个很形象化的例子:过去我们只注意到酒瓶的酒,现在我们应该注意一下酒瓶子。瓶子本身也具有艺术性,即便同一类型的酒,如果装到不同的瓶子里面,这个酒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对酒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

勒·克莱齐奥谈起自己的童年遭遇,他与莫言有着相似的挨饿经历。
揭作品中的现实:胶河现在成了小河沟 没人愿意进高粱地
在现场,莫言先生还幽默的表示,自己的小说里描写的一切和真实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因为读了某个作家的书,非要去他的故乡看一看,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高密有条河流叫胶河,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面,这条河的宽度也是可以的。这条河后来一直因为干旱而断流,而且上游建了很多水坝,坏了几十年了。在我最近的小说里面《蛙》里面,胶河依旧是波浪滔天,赶得上长江了,如果读了我的书去,大家肯定会很气愤。一点水都没有小河沟,在小说家的笔下,变成了亚马逊河了。这是作家的文学作品与现实的不同,即便是作家小说的小说地点跟真实的地点也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
小说不仅与现实存在差别,当搬到荧幕上也会有很多不同的效果。莫言又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红高粱》举例,“高密因为前年拍《红高粱》,种植了一部分红高粱。现在的红高粱跟当初的红高粱也是不一样的。”他幽默的说道,“当初的高粱,我的记忆里面是鲜红的,穗子像火炬一样。现在不知道从哪里弄的品种来,穗子的颜色也不红了,成黑的了,红高粱成了黑高粱。”
“所以大家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高粱地并不是很好看,跟小说描写的是两码事。小说里面说非常喜欢到高粱地里面去,像电视剧里面的演员到了高粱地里面去,并不是这样,很多蚊子咬人。高粱也划人的脸。”
http://news.sdchina.com/show/315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