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网12月16日讯(记者 姜洋)16日,中法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和勒·克莱齐奥聚在一起,在山东大学的讲台上畅谈人世间最为宝贵的东西:文学、人生、未来、梦想。莫言对与勒·克莱齐奥有着相似童年经历而感到一种“美妙的奇遇”,勒·克莱齐奥则特别欣赏莫言在作品中在人生苦难面前展现的幽默感,称也这是一种面对人生的方式。
关于今天对话的题目“文学与人生”,莫言说,人生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的过程、人的生活的过程。没有人生,没有每个人具体的生活,文学就不会存在。不过他同时表示,文学与生活不能简单的画等号。“作家小说里面描写的一切和真实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小说跟现实是有差距的。如果因为读了某个作家的书,非要去他的故乡看一看,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勒·克莱齐奥很认同莫言的观点。他回忆了自己的童年,“我当时出生的时候,我所处的国家是没有文化的,那个时候只有暴虐,因为那是战争的年代……但是后来当我接触到文学的时候,我还是燃起了希望。所以我也可以理解,对于刚才莫言先生所说的,文学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希望。”
“我写的小说有很多主题,但是有两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人自己生活当中的一些困境,一些人对于日常生活的那种体验,这是我写的两个主要的方面。”勒·克莱齐奥表示,作为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时候就是写作的时候,总是会把自己处于别人的体验当中、别人的生活当中。“就会像是一种触觉,这种触觉把人性当中很多的东西反映出来。”
谈到对彼此的印象时,莫言谈到了自己和勒·克莱齐奥都有一个饥饿的童年,“一个作家最能让人感动的部分,就是引起共鸣的部分。一个读者看书让他感动的地方,也是让他能够引起心灵共鸣的部分。共同的生活经验、共同的心理经验,能够进入到后期的再度创作,进入到跟自身生活经验、跟他所了解的生活进行对比、联想,在文学的基础创作当中,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奇遇。”
勒·克莱齐奥对莫言小说当中特别欣赏、特别喜欢的,就是他的幽默。他认为,面对人生当中非常可怕的苦难的东西,需要这种幽默感。所谓的幽默感实际上就是与这种可怕的东西拉开一定的距离,把人生变为非常有趣的、诙谐的甚至一种讽刺的态度,实际上也是一种面对人生的方式。“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如果文学没有这种广面的力量,只是对于文学现实的这么一种抄袭的话,那么文学就会失去本有的力量。所以在莫言的作品当中,也可以看到他对于现实的这么一种保持距离,这么一种讽刺。也就是通过这种幽默,实际上对抗残酷或者困难的人生。”
http://w.dzwww.com/d/1156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