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容村貌变美丽了,如何让村民腰包尽快鼓起来?这是一直困扰驻西营镇夏家村村"第一书记"——济南仲裁委办公室副处长成浩的问题。村民守着一座青山,如何变成金山?近日,济南仲裁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仲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魏玉良与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EE中心公益促进会的企业家们一行15人,来到济南仲裁办帮扶村西营镇夏家村开展扶贫调研,希望为当地找到一条生态改良、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相结合的脱贫致富之路。
大山里的人,成立劳务队伍
平整的水泥路,路两边花开得正盛,房屋墙体上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彩绘画将村庄装点得格外漂亮,走进西营镇夏家村,一副全新的景象映入大家的眼帘。
4月17日上午,济南仲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魏玉良与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EE中心公益促进会的企业家们一行15人来到济南仲裁办帮扶村西营镇夏家村开展扶贫调研,这是济南仲裁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两个月前,济南仲裁办党组书记、主任王伟带领全办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赴第一书记帮扶村西营镇夏家村走访了慰问困难群众,为该村41户困难群众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慰问品。
“我们村是进入西营镇的北大门,位于青石山里,自古以来水源不足,村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现在整个村子有600多户村民,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外打工,主要从事建筑劳务、家政服务、保洁卫生等劳动力工作。”大家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坐下,来不及喝一口水,便邀请夏家村支部书记介绍村里的情况,“这几年,在济南仲裁办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打了水井,村里人种植草药增加了收入。”
如何让村民的腰包尽快鼓起来,是济南仲裁第一书记成浩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希望企业家能出出招,看看村里有没有适合企业家投资的项目。现在夏家村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村里的青壮年在外打工的多,能待在村里的少。
“能否组建的一支主要由贫困党员、精准扶贫对象组成的职业劳务服务队,注册一个商标,主要从事建筑、搬运、维修等劳务服务工程,大家可以利用手头的资源,为他们介绍活,主要在济南市区干活。”于修泳是公益促进会会长,建议村里把外出劳务人员统一成立劳务队伍,外出打工更安全,收入更稳定,工作更持久。
于修泳的建议得到大家的支持,济南仲裁第一书记成浩表示,将和村干部商量一下可行性,尽快拿出一个方案。
抱团发展,做强土特产品牌
夏家村位于大山里,村民守着一座青山,怎么利用好这里的生态自然环境?大家走出村委大院,坐上大巴车,从村子里驱车沿着弯曲的山路上了山。山上栽着成片的松树,在山坡的梯田里栽着核桃树、花椒树。
“整个村子有4000多亩山地,由于地理环境大部分土地闲置,整个村子只有一口水井,是唯一的饮水来源。除了种植粮食日常食用,留守村民只能种植核桃、花椒、香椿、丹参等耐旱的农作物。”村支部书记介绍。
济南仲裁第一书记成浩告诉大家,大山里生产出的核桃、花椒等农产品质量非常好,一些农户在梯田里种植小米,去年"十一"前夕,夏家村村民种植的小米丰收。为了提高村民经济收入,成浩发动亲戚朋友,联系了100余名买家,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就帮助村民将小米销售一空。
这些土特产是大山里独有的产品,对大山外面的人很有吸引力。公益促进会的单青节同志以前从事过农村管理工作,他认为,农产品、项目和资金属于物质扶贫,必须打自己的品牌才可以体现效果。目前村里的人还是分散经营,建议村里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从而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进一步提升大山土特产的品质和影响力。
公益促进会的其他同志还对夏家村如何发展民宿,村容村貌如何规划等提出了一些建议。公益促进会秘书长阎乐囡介绍了山大总裁班公益促进会的发起和发展方向,特别提到公益促进会不单单只做公益,还要起到促进的作用,除了扶贫更要帮助村民有能力脱贫,通过促进会的活动影响到更多的同学和社会人士。
“今天山大企业家朋友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对夏家村实际情况有了大概了解,对今后扶贫工作、帮扶项目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尽快把好的思路和想法落实到扶贫工作中,让夏家村尽快脱贫,并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济南仲裁办魏玉良副主任说,济南仲裁办将会一如既往做好夏家村的帮扶工作,积极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出色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扶贫任务。同时也将积极联系更多企业家朋友走进夏家村,走进南山,为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西营镇副书记李吉刚对济南仲裁办多年来支持西营发展,帮扶夏家村脱贫表示感谢,希望尽快能够将可行的扶贫措施落到实处,吸引更多的爱心企业家到夏家村扶贫,支持西营镇发展。
原标题:济南仲裁组织爱心企业助力"精准扶贫" 让村民腰包尽快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