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中文热词有望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引发网民关注和热议。有人将之归结为中国影响力提升的体现,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契机,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词汇本身带有贬义或嘲讽意味,或对中国人形象有所损坏。
网词逆袭
2014年“土豪”可能加盟牛津词典
据媒体报道,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例如“Tuhao”“Dama”和“Hukou(户口)”等词语已经在牛津英语词典编著者的关注范围内。“如果‘Tuhao’这个词语的影响力持续的话,会考虑在2014年的更新中把它加入词典之中。”
“土豪”和“大妈”都是今年中国网络上当之无愧的热词。“土豪”这个词早就存在于汉语体系中,原本指横行乡里的地主,但如今这个词主要指用于描述富有(豪)但没有文化(土)之人。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专门为“Tuhao”一词做了一档节目,介绍了它的词源、词义以及风靡一时的原因。而年初,“大妈”的汉语拼音“Dama”也登上了《华尔街日报》,被称为“影响全球黄金市场的一支生力军”。
早有先例
中文热词早就进入主流英文辞典
北京大学教授、文化学者张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文热词以单词形式被收录进主流英文辞典并非今日才出现的情况,之前就有“Guanxi(关系)”“Taikonaut(太空人)”等,这是中国在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的一种表现。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也会产生一些独特的热词,吸引了一些外国专家进行研究,但那时仅仅是作为区域研究的一个资料。”张颐武说,而如今,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经济、社会、政治、人员来往方面更加紧密,在中国出现的热词通过西方国家媒体以及互联网的传播也为更多普通西方民众所了解。
“这种现象方兴未艾,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逐渐提升,势必会越来越多。”他说。
影响力大
中文逆袭英文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媒体关注中国的经济、文化、社会等现象,这件事情本身是中国的世界关注力在提高的证明,中国人在创造英语名词,中国人靠自己的变化来影响世界。
在全球化背景下,汉语“渗透”进英语的情况不在少数。比如你现在用“longtimenosee(好久不见)”问候一位外国老朋友,他不会认为这是“chinglish(中式英语)”。事实上,这句明显来自汉语的问候语已经出现在了风靡全球的小说《哈利·波特》中。
众说纷纭
收录引争议
然而,与当初“taikonaut”一词被收录英语词典获得一致认可不同,“Tuhao”“Dama”可能被收录进牛津词典还引发了来自网络上的一些忧虑。
有网民说,“土豪”有望入牛津词典,貌似展现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但却不能令人引以为豪,它所延伸的负面涵义不能不令国人汗颜和警醒。这样的词语受到西方热捧,恐怕还带有一些揶揄甚至嘲讽的成分。
对此,山东大学现代汉语词汇学副教授王军说,新词汇的出现一定有社会和文化因素促使,但词汇本身无关好坏,不建议大家做“语言警察”。
■相关链接
盘点
那些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的中国“牛词”
词汇一:guanxi——关系
源自中国普通话,字面上理解和“connection”是一个意思,中国社交系统中有助于商业交流和其他交易的名词。
词汇二:dimsum——点心
源于“点心”的粤语发音。意为“通过蒸、炸等方式制作的餐点,含有丰富的馅料”。
词汇三:taikonaut——中国宇航员
词语前半部分和中文“太空”发音相似,后半部分截取英语“astronaut”组合而成,特指“中国宇航员”。
词汇四:mao-tai——茅台酒
一种以高粱为原料、通过蒸馏方式制作的酒,源于中国西南部名叫茅台的小镇。
词汇五:fengshui——风水
从“风”和“水”而来一个词,中国人关于空间布局的系统定律是以风水能量为导向的。此外,在建造和设计建筑时也会把风水的喜好和厌恶影响考虑在内。
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11/19/content_2452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