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9日,魏峰涛带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130名医疗队成员整建制接管武汉市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7重症病区,不到24小时便连夜开展医疗救治。
来武汉的这些时间里,他像是上满发条的钟表,一刻也不停歇。在他的带动下,队员们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医疗队初战告捷。截至3月5日,魏峰涛带领医疗队救治84例患者,23例患者治愈出院。
近日,魏峰涛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首批就迎来了29名病患
所有病人安全转入病房
2月9日,魏峰涛带领130名医务人员奔赴武汉,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区7楼重症病区。当天晚上10点多,大家抵达了武汉驻地。稍微安顿后,魏峰涛便和队长马承恩、联络员董红便紧急召开会议,对整体工作进行细致安排。
“由于新冠肺炎是传染性疾病,所以转运病人大多是在晚上。从10日晚上开始,我们就迎来了首批29名病患。”魏峰涛说,虽然事前做过心理准备,但首批患者短时间内来的数量多、病症重,医疗队同时上了两组医生、两组护士。经过一整晚的忙碌,每位医护人员都汗流浃背,所有的病人都安全顺利地转入病房,整个流程非常平稳。
11日晚上,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是很不容易的。魏峰涛回忆,那天接收了18名病患,下班后,当他见到这班医护人员时,很多人的手腕腿脚处,都有很深的压痕。面部由于长时间戴口罩和护目镜,产生了压疮和水泡。“有医护人员担心上厕所就刻意少喝水,但是由于大量出汗,即使下班后大量补充水分,也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尿量,这其实对于人的健康是有损害的。”魏峰涛很感动,这些医护人员,大多都是20岁出头,这个年龄能干这样的事,实属不易。

自带“硬核”设备
挽救了危重患者生命
前两天的救治工作,队员们团结有序,全力奋战,这对接下来的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12日,一位70多岁的男性患者引起了魏峰涛的注意。“他转来时病情很严重,一说话就喘憋的厉害,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在98%,而他已经到了80%左右,心率也偏快,在110次/分。”魏峰涛说,这样的情况需要用到无创呼吸机,还对医护人员的操作及护理要求更高。
出征那天,来自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5台无创呼吸机、1台有创呼吸机、15台监护仪、1台ECMO(人工肺)跟着队员们一起来到了武汉,而这样的慷慨支援,无疑是雪中送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救治作用。这位男性患者用到的无创呼吸机,就是其中一台。
“这个病人情况严重,不管是护理还是喂水喂饭,医护人员需要更加靠近他,靠的越近,传染风险也就越大。但即便如此,大家没有一个人退缩逃避,都冲在前面尽力救治。”魏峰涛说。
让魏峰涛意外的是,这位患者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虽然他一说话就憋的难受,但也从没见他悲观,依从性很高,性格很开朗,经常和我们开玩笑,我们每次去看他,他都会跟我们说谢谢。”17日上午,他的病情趋于平稳,魏峰涛说,估计再过几天,他就能治愈出院。
精湛的技术、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再加上医患对抗病魔的决心,一些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已经缓和,还有一些病人已经准备出院了。50多岁的徐女士(化姓)就是其中一位,等她再做完CT复查,核酸检测等确认无其他情况后便可出院。
她对医护人员说,“等疫情过去,我开着自家车,带着你们去旅游。”
31小时奋战
他终于能眯一会儿了
医护人员的工作早已常态化。“我们和以前一样,每天早上都有交接班,交代病情,整理医嘱商量如何进一步优化治疗。”魏峰涛说,下午一般还会有个会,通报一个病人24h内的情况,治疗过程中遇到新问题,物资储备情况以及各种新情况的传达等。
“现在大家对各种流程都熟悉了,变得有条不紊,工作强度也相应减小,因此我们也从以前的6小时一班制改为8小时一班制,让大家有更多的休息时间。”魏峰涛说,大家已经非常安全的运转了好几天,从刚开始一下子接收了二三十位病患,进行几次大的抢救,包括气管切开、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整个团队表现优秀,配合非常默契,工作精神状态非常好,治疗质量很好。“尽管气候湿冷,困难重重,但我们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非常好,说明我们团队有能力接收和救治病人,护理工作有效。 这也是最让我欣慰的事情。”
这几天,每一位队员都在忘我的工作,没有人去计较个人的安危和得失,都在全心全意地想着怎么把病人安顿好,怎么把病人治疗的最恰当,怎么能够护理更周到、更细致。
作为队长,魏峰涛更是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他要挨个检查,仔细盯紧每位队员的防护服穿戴,反复确认没有问题,才让他们进入病房。“防护是一个最大的关口,我要求大家,每个班次的上班人员都要反复强调安全操作的问题,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造成致命危险,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作为领队,我很重要的职责就是保证每一位队员的平安。”
2月15日,魏峰涛的一段“睡觉”的视频让人心疼不已,视频中的他困得睁不开眼头不由自主的向后仰去,据了解,他从前一天早晨八点到医院一直到第二天下午三点才离开,31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后,他终于能靠着椅子眯一会儿了。
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山大二院国家医疗队谢坤曾在一篇手记中写道,魏峰涛主任是心内专业的专家,他既要和光谷院区协调医疗队的工作,还要兼顾患者,是医疗队的“工作狂”,让大家非常敬佩。
的确,每当电话铃一响,魏峰涛总是条件反射一般抓起手机马上接听,然后风风火火走出办公室,他像是上满发条的钟表,一刻也不停。他带领队员完成病区前两例高感染风险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的救治,积极协调CRRT的开展,全面提升全病区的救治工作。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作为整个团队的核心,他还团结全体队员、关心队员的身体健康,积极协调生活物资,改善队员的物质生活,并以身作则、吃苦在前,凝聚全体队员的向心力,消除大家的工作风险畏惧心,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目前,整个团队的精神状态良好,积极乐观、互相帮助的精神状态为抗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3月5日,魏峰涛带领医疗队救治84例患者,23例患者治愈出院。
3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魏峰涛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按魏峰涛的话来说,这是理想中的团队。而在他的带领下,这支团队必定更加勇往直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