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第十三次全国地方专业年鉴和第六次高校年鉴研训会在济南举行

发布时间:2025-11-12 17:02:47 发布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

第十三次全国地方专业年鉴和第六次高校年鉴研训会会场

11月5日至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版协年鉴工委”)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第十三次全国地方专业年鉴和第六次高校年鉴研训会在济南举行。会议以“守正创新 提质增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曹现强,版协年鉴工委主任王守亚,版协年鉴工委常务副主任鲍海春、华蕾,副主任郑维桢、吴明堂、张凯,顾问王相钦、谭惠全,以及来自地方专业年鉴和高校年鉴等年鉴编纂单位代表120余人参加会议。

曹现强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年鉴工作的根基在于“守正”,不竭动力在于“创新”,核心课题是“提质”,永恒追求是“增效”。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全国年鉴界专家学者加强沟通、互学互鉴,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推动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曹现强致辞

王守亚在致辞中系统分析了传统年鉴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四点希望: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推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促进开放性与协同性双向发力,注重专业化与大众化有机结合。

王守亚致辞

开幕式后,版协年鉴工委地方专业年鉴工作部主任岑松、高校年鉴工作部主任刘晓梅、山东大学教授何中华分别作题为“守年鉴编纂初心 拓创新发展之路——地方专业年鉴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新时代高校年鉴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与创新路径”“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的主题报告。

张凯主持开幕式

岑松作报告

刘晓梅作报告

何中华作报告

会议创新采用“需求前置”模式,通过会前调研精准设计议程,并首创“规范+创新”平行论坛。在“年鉴的规范编纂”分论坛中,王守亚、吴明堂、谭惠全分别就年鉴大事记编写、年鉴框架设计规范与创新、年鉴条目编写进行授课,并开展深入研讨。在“年鉴的数字化、智能化探索”分论坛上,北京市教育档案馆(北京教育博物馆)张晓兰首次展示“北京教育年鉴智能改稿交互平台”,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张颖分享AI辅助年鉴条目编写经验,版协年鉴工委网络年鉴工作部主任赵海涛分析研判年鉴数智化发展前景。经验交流环节,《上海文化年鉴》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年鉴》代表分享了年鉴特色化路径探索的实践与研究。

华蕾在总结讲话中分享了年鉴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与现状,充分肯定会议成效,表示版协年鉴工委将继续搭建平台,共同推动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

华蕾作会议总结

郑维桢主持闭幕式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