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5000年前后,在现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焦家村周围,存在一个大型的新石器时代聚落。焦家遗址作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代表性遗址,经过多角度的考古发掘,已发现夯土墙、壕沟、墓葬和祭祀坑等丰富的文化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和骨器等文物,确立了目前黄河下游地区年代最早的史前城址。
8月17日14时,由国家文物局、人民网联合出品的《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五季第五期正式推出。本期的嘉宾是山东大学本科生院院长、考古学院院长王芬。作为焦家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她将为我们带来焦家遗址的最新考古研究成果。
焦家遗址作为海岱地区年代最早城址的代表,为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实证。其墓葬体量、棺椁葬具的形制、随葬品高低多寡等现象,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为研究国家与王权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等提供案例。陶器和玉器在礼仪系统占据了重要位置,形成了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开后世礼仪制度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