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说古论今丨村BA的根

发布时间:2023-04-04 08:40:52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记者 于国鹏

最近几天,贵州的村BA又火出圈。一场村BA决赛,现场特别像赵本山、宋丹丹小品台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描述的那样,令人不由自主地惊叹“那家伙那场面是相当大”。即使到不了现场,看看现场拍下的照片和视频,就让人激情澎湃。

这场比赛也是贵州省第一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根据贵州省体育局发布的消息,比赛于3月27日举行,黔东南州代表队68:65战胜遵义市代表队,夺得冠军。举办地台盘村,只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的一个小山村。如今,这个小山村因为举办村BA名声大噪,从线下火到线上,线上的热潮又带火了村子的旅游、农产品、村BA文创产品。

现场是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呢?两万多观众,占不到座位或者去晚了的,只能自带小板凳、人字梯,站在上边看。这么庞大的数字,是不是有点儿惊人!更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是,比赛热场、中场休息时段,舞蹈演员带领群众在球场里蹦起了“苗迪”。“苗迪”是什么?是台江县多个非遗文化融合,是由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融合而成的一项娱乐样式,音乐中吸收了苗族芦笙和反排木鼓舞的传统艺术元素,又融进时尚动感的现代电声组合,节奏动感时尚,场面热烈欢快。最重要的是,群众可以自主参与。可以想象,燃爆的现场,蹦上一段“苗迪”,何等刺激,何等难忘!

村BA的种种被频频推上热搜,现场视频在各平台的点击量超高。难怪有媒体评价:从其在网络引发的热搜、制造的话题来看,丝毫不亚于一场CBA、NBA决赛。

村BA如此引人关注的底蕴是什么?换句话说,它的根到底扎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有多方面的解读。大家普遍认同的一个,是赛事的生活化和浓浓的乡土味。提到看篮球赛,大家脑海里首先会浮现出现代化的篮球馆和各种设施、专业的拉拉队等。村BA则风格迥异。给大家带来迥异感觉的,恰恰是其生活化和乡土味,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是一种不加修饰的趣味性的娱乐性。

我一直很留意村BA的各种消息。在那些现场图片和视频里,在那些有趣的场面和花絮中,村BA的气质和特点表露无遗:比赛场地直接设在露天,就放在村里的一块空地上;看球不用门票,座位先到先得;奖品都是村里自产的香米、鲟鱼、麻鸭等农副产品……

在总决赛结束后的颁奖环节,第三名铜仁市代表队的奖品就是麻鸭。每名获奖运动员获两只麻鸭。这两只麻鸭都被绑好了,一边一只挂在木棍上。领奖的运动员就乐呵呵地把这份奖品挑在肩上。有队员的奖品逃跑了:其中,至少两只麻鸭没有绑结实,从木棍上滑下来,欲溜之大吉。现场工作人员一番紧急行动,现场捉逃鸭。这么特别的欢乐场面,除了村BA,从哪里还能看到?

“村BA颁奖现场奖品自己逃跑了”的词条不断登上热搜,视频也被大家热转。看过视频的网友纷纷留言:“比赛接地气,奖品也接地气!”有的继续开脑洞:“要不顺便再来一场抓鸭子比赛?队友比赛完了,让观众也狂欢一下?”

这些场面和花絮,散发着乡土味,这是村BA才有的味道;体现着生活化,让人亲近,让人身心放松。看村BA,不必梗着脖子,端着架子,更不会产生那种当个观众比上场的运动员还累的感觉。

追根溯源,体育运动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学术界对此这样表述:“人类的体育活动起源很早,最早的形式应该是自发的、出于生存本能需要的一种身体行为。”之后,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出于宗教敬神祭祀或世俗游戏娱乐的需要,在农耕、游牧、狩猎过程中,根据这些活动的特点,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体育运动的根,本就扎在生活中,它的基因中就储存着乡土味和生活化的内容。在村BA这里,更能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村BA赛事由台盘村的篮球赛逐渐扩展兴起,而台盘村之所以举办篮球赛,则源于当地“六月六”吃新节。村民为了预祝粮食丰收,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斗牛”“斗鸟”等体育赛事,其中,篮球赛因为参与度广、认可度高,逐渐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可喜的是,虽然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村BA的乡土味没丢,生活化也保持得原汁原味。

在发展过程中,有些体育活动外延会不断拓展,其承载的内容往往也会越来越厚重,而这些内容又会反过来影响现实生活。射箭就是如此。在发展为现代运动项目之前,射箭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非常直接、密切。其早期的一段发展轨迹与今天的村BA有颇多相似之处。在《孔子家语》中,曾记载孔子观看乡射礼并退而与弟子们共同演习的场景,从“观者如墙堵”这样的描述看,其热闹场面并不逊于村BA。

我们不妨先简单勾勒一下射箭的历史。根据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弓箭,弓箭一直是人们狩猎和军队打仗的重要武器。显然,射箭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自周朝起,射箭已经发展并形成了宗教性和娱乐性的特点,这也成为中华礼仪文化中“射礼”的起源。乡射礼亦是“五礼”中的嘉礼之一。另外,“射”艺作为“六艺”之一,又被当作个人增强自我修养的途径,成为官方教育和选拔人才的方法。

在《论语》中,记载孔子对于射礼的看法如下:“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在这句话中,孔子通过射礼阐述了关于君子之争的看法。

《孔子家语》中的《观乡射》篇,相关记载更丰富、更详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解读时认为,本篇由三部分组成,三者所论虽非一事,却都是孔子观礼后对礼义的阐发,体现了孔子“一以贯之”的教化思想,即通过礼乐教化,实现“王道荡荡”的理想。

该篇第一部分,记载了孔子观看射礼后大发感慨的一段故事:孔子观于乡射,喟然叹曰:“射之以礼乐也,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将安能以求饮?”为了更进一步阐明射礼的内涵,孔子还专门带着一众弟子演习乡射礼。在矍相之圃举行的这项活动显然大受欢迎,围观的人围得像一堵墙似的。孔子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围观者生动体会“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的深刻道理,从而培养君子人格和仁德之心。

从生活中演绎而来的“射礼”,又反过来对生活产生诸多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村BA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可以说村BA激发出了一种现代乡村的新生活力,也可以说它在唤醒一种悠远的乡村传统。通过村BA,我们看到了体育的另一种可能,也看到了乡村建设的另一条思路。”澎湃新闻的评论认为,“乡村的体育活动,通常是全民性和节庆性的,以至于带动乡村成为一个欢快和安乐的整体。相对于现代都市来说,乡村本就该是一个丰腴、生长和情感洋溢的所在。村BA为我们找到了,或者说找回了这种感觉,它不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生活。”

村BA的魅力,正在于把根深深地扎进生活中。根扎得越深,根系越发达,它就会长得越壮实。(大众日报记者 于国鹏 报道)

责任编辑: 刘宪伟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