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浩荡,万物生辉。
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我国正式进入了“两会时间”。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期间,代表委员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共商国是。
据权威媒体报道,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77名,其中山东省选举产生代表173名。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共2172名,其中住鲁全国政协委员一共有38名。
毋庸置疑,这些代表委员就是我们的“代言人”,那么会场外的我们是不是“局外人”?当然不是。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任,没有人可以心安理得地做旁观者。全国两会就是一个关乎14亿多人的“大项目”,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承载人民重托的全国两会,也是凝聚民意共识的盛会。
两会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关注两会其实也是关注自己的生活。
我们常说,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但是人民群众的“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并不是都是一个表情,一目了然。因为人民群众,本来就是由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组成,必然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
“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
全国两会就是广泛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的平台。我们越是关注全国两会,越是容易凝聚起更大的共识。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奋进新征程,当以凝聚共识为先。此时,把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我们才能行稳致远。
在媒体的报道上可以看出,各位代表委员的关注点和侧重点是不同的。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军关注的是种业科研的长期稳定。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提出,打造乡村振兴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教授雷杰说,强化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疾控体系建设上做文章,进一步明晰职能界定。
全国政协委员、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标枪冠军刘诗颖希望,让天赋高、爱运动的“好苗子”拔节生长。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提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文化结合起来,以文化人,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青联副主席魏新关注的是,如何推动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荣成市寻山街道青鱼滩社区党委书记李长青,希望取消个别制约企业发展的行业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增敬提出,在科技创新领域适当增加政府引导基金的规模、数量与品种。
以上建议既有“国之大者”,又有民生关切。因为来自不同地地方,从事不同的工作,关注点和侧重点不同很正常。共同点在于广大代表委员都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两会回应人民期待就是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有共识就有团结,有团结就有力量。我们应当在全国两会上紧紧地拧成一股绳。
回望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我们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其中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团结奋斗凝聚起了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因为团结奋斗,中华大地生机盎然,因为团结奋斗,“齐鲁之邦”活力四射。
在五千多名代表委员参加全国两会的同时,14亿多人民也在共执画笔,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奋进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我们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