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优化创新环境、汇聚创新资源 德州交出科技创新时代亮眼答卷

发布时间:2023-01-31 21:22:42 发布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武红鹏、毕立红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毕立红 德州报道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2022年以来,德州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全市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2022年初,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通知》(国科发区〔2022〕5号),支持德州等25个城市开展新一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市科技局抓住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机遇,坚持顶层设计先行,政策强力支撑,形成了“1+1+N”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编制了1个建设方案,《德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22-2024年)》(德政办字〔2022〕34号),围绕3年建设期做好顶层设计,锚定工作目标,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到2024年,建设为“一基地三高地”的建设目标(即山东重要科技创新基地、全国产业技术创新高地、京津冀鲁科技创新合作高地、黄河流域绿色创新发展高地)。出台了1项综合政策,《关于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支持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措施》(德政字〔2022〕28号),深入借鉴深圳、济南、合肥等先进地市的经验做法,兼顾政策延续性与突破性,从产业技术创新、科技型企业培育、高能级平台搭建、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科创人才团队等十个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简称《科创十条》)。制定了23项配套实施细则,围绕政策中的十条具体措施,分别制定了《德州市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管理办法》等23个配套实施细则,明确了支持对象和支持方式,增强了政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打造科技强企方阵

市科技局将科技型企业培育作为一项基础性重要工作抓实抓牢。一是落实优惠政策,提升企业创新积极性。2022年,着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加强与税务、统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30余场政策解读培训会。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优惠政策,全市1052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额49.08亿元,企业数量较上年增长52%,加计扣除额增长98.7%。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15.58亿元,减免额较上年增长74.4%。二是搭建云平台,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市科技局将搭建“科技企业服务云平台”作为“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科技政策精准获取等一站式服务,同时设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券,企业可以领取服务券向中介机构购买申报服务,降低申报成本,提升申报质量。2022年德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1家,总量达到675家,增幅42%。三是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27个项目获2022年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工程项目立项,支持额度740万元,市县配套支持1300万元。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56家,较上年度增长17%。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着力打造科技强市,市科技局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揭榜挂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大力支持企业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一是积极支持企业申报省级重大科技项目。6个项目获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立项,争取资金8822万元。发挥农业大市的优势,以食品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点,积极争取山东省基础农产品绿色高值化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力争在德州市打造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二是启动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揭榜挂帅”。设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专项资金,围绕主导产业,面向社会公开发榜,年布局10个左右市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每个项目市财政最高支持500万元。第一批20个“卡脖子”技术项目需求,已完成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三是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能级。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聚人才、聚资源的重要桥梁。国家体育高端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设方案被推荐至科技部。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新增4家,总量达到20家。山东省体育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加快建设,今年获授权专利8件,开展科技攻关项目22项。山东省硅单晶半导体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搭建了12英寸硅材料研发平台,投资2.6亿元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12英寸硅片实现批量生产。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2家,总量达到372家。

融入服务重大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作为沿黄城市和省内唯一一个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城市,市科技局积极对接京津冀济优质创新资源,打造“研发在京津,落地在德州,研发在省会,智造在德州”的创新格局。一是深化科技合作。与山东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共建“一院一园一基地”。积极对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力争取来德设立德州分中心。全市75家企业与京津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与沿黄省份科技合作,希森马铃薯集团入选鲁甘科技协助项目,在甘肃省陇南市建立3个原种繁育基地。二是启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出台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管理办法及支持政策,备案10家市级中试基地。泰山瑞豹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引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200项,其中京津冀科技成果57项。德城区入选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区)。德州学院入选山东省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

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

优良的创新生态是促进科技创新的沃土。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2021年市委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谋划全市科技创新工作。2022年,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制造业强市大会,市委书记田卫东多次就人才工作作出安排部署,2022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对省市科技奖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公开表彰,市委书记田卫东对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专门部署,提出以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总抓手,全力争取三件大事,做好六方面工作。二是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出台了《关于完善市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赋予科研人员科研经费自主权等31条改革措施,着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健全项目实施机制,实行定向委托 、“揭榜挂帅”等项目组织形式。三是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全面推进产才深度融合,科技人才引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6人入选国家、省高层次人才;全市引进外国专家66人;3人入选“海外工程师”;泰山体育获批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设立市级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首批引进15名高层次青年人才。德州市推荐申报的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项目,已推荐至科技部。

2023年,市科技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科技强省建设贡献德州元素。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