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12月18-19日,2020年山东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会议由山东省高校教务与教学管理学会主办,山东大学承办,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线下会议的有来自全省高校的近300名代表,参加线上会议的超过2万人。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推进山东高校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意见》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大力推进山东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
本次会议一共安排了12场报告,涵盖了从国家到省,从高校到二级学院到基层教学组织再到教师六个层次。其中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徐青森和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皓的报告,从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阐明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建设要求;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和齐鲁工业大学副校长曹茂永从学校层面介绍了系统设计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完善大思政教育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路举措和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陈华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实验室主任于歆杰、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赛强、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王玉枝、山东大学药学院郭秀丽、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沙风、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工程学院宋娟等,分别从专家、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师角度阐释了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取得实效。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当前,山东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号召和部署,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革命文化等特色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打造山东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初步形成了系统性、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教育部以“山东大学系统设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题,转发了山东大学“注重规划设计,系统推进落实;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育人能力;推进全员培训,夯实教学基础;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建设成效;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山东大学已在国内重要期刊发表二十余篇高水平课程思政研究论文,建设了辐射全国的课程思政线上教育课程,在全国近50所高校推广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山东大学-新华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双方将共同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课程思政研究基地和经验辐射中心,共同推进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优秀课程、教学名师、先进教学模式的建设和推广,协作开展高水平研究,打造标志性、引领性的经验和成果,带动山东省的课程思政建设走在前列,发挥示范,为建设好党和国家的育人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