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走进高校“死亡教育课”:引导学生敬畏生命

发布时间:2021-04-13 10:13:45 发布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解说】4月2日,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将至,各大高校开设的“死亡教育课”“生命教育课”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参观殡仪馆、旁观遗体火化……相关课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

  【解说】作为中国较早一批开展“死亡教育课”的高校,山东大学已经连续开课14年。早在2006年,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王云岭发现有的学生对遗体解剖感到恐惧、焦虑,有的学生忌讳谈论死亡,这些都源于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死观。而后,山东大学每年秋季学期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了“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专业选修课,名为“谈死”,实为“论生”。

  【同期】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 副教授 王云岭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面对的是病人。我们说中国传统的医学伦理教人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实际上这里面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感,如何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于病人生命的敬畏,这一点我认为通过死亡教育也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解说】王云岭说,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公开讨论死亡话题,如尊严死亡、安宁疗护、安乐死等。考虑到只开展理论教育,学生难以产生深刻感受,他还带领学生到殡仪馆参观完整的殡葬流程。让学生站在生命终点重新反思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同期】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 副教授 王云岭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