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升高,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眼底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提升。眼底疾病又称为眼癌,是不可逆致盲的首位疾病,其患者占到了全部致盲眼病患者的50%以上。
在我国,以湿性年龄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及脉络膜新生血管为代表的眼底疾病,已严重威胁国人的眼部健康。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致辞)
据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有1000万左右的眼底病患者,其中300万出现视力损伤时需要及时进行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防盲行动中的重点。
为更好的诊治眼底病患者,针对容易致盲的眼部疾病开始实施慢病管理,同时促进眼底医师培养和学科发展,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携手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心打造的“光明中心”项目,正式落地。
(北京白求恩基金会秘书长樊燕荣致辞)
1月16日上午,山东省首批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光明中心”,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礼堂揭牌成立。中心将建立标准化的眼底病规范诊疗流程,实现“检查完整化,治疗标准化,随访规范化”,提升常见眼底病的诊疗和服务能力。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学术水平一直走在山东甚至是全国的前面,患者群体分布广泛。“每当看到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疾病晚期的患者前来求医,错失了最佳恢复光明的时机,作为医者始终感觉非常的遗憾,眼睛作为人类心灵的窗户,一旦关闭,此生再难以开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表示,光明中心是立足于眼科的慢病管理中心,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做到早筛、早查、早治,帮助患者远离黑暗,为社会减轻负担,这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全体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许迅教授致辞,并介绍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规划)
眼底病管理属于慢病管理,“光明中心”有套完善地管理流程,有国家标准化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认证的专家医生为患者提供疾病诊疗保障。
“项目组会定期进行患者宣教,复查提醒,随访记录,在线疑问解答,院外全程守候。”王传新表示,此项目能规范眼底病患者的诊疗流程,让更多眼底病患者能够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从而改善并长期维持患者的视力,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主任张晗介绍光明中心实施流程)
“未来,光明中心将建立标准化的眼底病规范诊疗流程和眼底疾病慢病管理模式,实现‘检查完整化,治疗标准化,随访规范化’。其最终宗旨是维护国人的持续眼健康,消除中国的可避免盲,提升中国眼底疾病的治疗格局。”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主任张晗表示。
(光明中心揭牌)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创立于1997年,经过眼科全体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专业,在国内外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对我国眼科专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被评为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2005年建立了山东大学眼科中心,2015年被卫生部批准建立山东省重点专科。2017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医院开展眼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该学科在白内障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较早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等技术。近年来,本专业对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小儿斜弱视、小儿眼底病、眼眶病、眼部整形美容、眼表疾病等专业进行了深入细致而富有特色的研究。
作为省内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的重点科室,借助光明中心三方平台,做到强强联合,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一站式规范化眼底诊疗模式,实施完善的眼底慢病管理,实现“早筛、早诊、早治”,提高患者体验和依从性,为中心的患者口碑助力。打造设备精良手段齐全“光明中心”托底致盲疾病中心。相信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通过对光明中心的建设,可以更好的为眼底患者提供诊治和管理能力,共同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