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美文化应该双向交流--访美国学者司马丽霞

发布时间:2011-04-09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中国经济网4月2日讯(记者单保江)“中国经济发展生机勃勃,很有活力。”来自美国的学者费丽舍·兹莫曼(Felicia Zimmerman)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向记者谈起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判断。

     她说这话,决不是出于客气的恭维。她告诉记者,自己有个中文名字,叫司马丽霞。她会说汉语,虽然远远不算流利,但尚能进行一般交流。对于中国经济,她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基于对中国未来的判断,她专门请了老师,也找朋友辅导,开始刻苦地学习中文。她的年龄,应该在六十岁上下,也就是花甲之年了。学习中文,是两年多以前开始的。她用自己学习中文的执著,用自己岁月中美好的时光,向中国经济发展投出了自己高度乐观的一票。

     司马丽霞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一幅积极乐观的心态。她说,自己是犹太人,眼光不会错的。

     司马丽霞曾获得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院的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是一位一流的英语沟通与跨文化交流专家。她从1987年开始为企业CEO、高管与合伙人做一对一的交流培训,合作方包括埃克森美孚、普华永道、EDS(现已被惠普收购)、Halliburton、Corning等,为其高管和团队提供了量身订做的交流解决方案。至1993年,由于司马丽霞出色的业绩,她的客户不仅希望得到她的沟通培训服务,还要求她提供更为综合的商务和市场营销解决方案,于是她成功地转型进入咨询业,至今已有超过20年的商业培训与咨询经验。她先后写作并出版了个人职业规划的指南《重新发现你的工作》(Reinvent Your Work, Dearborn/Kaplan, 2001),同时接受CNN, Bloomberg等著名国际及地方影音媒体的专访,为一些著名公司和大学的听众做公共演讲并提供建议。她同时也为《华尔街日报》“职业专刊”(“Career Journal”)与哈佛商学院出版的《职场知识》(Working Knowledge)供稿。她还在中国创立了在线英语学习虚拟社区simalixia,这是一个提供综合英语语言训练和深度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她投入了很多心血,曾担任“中国科技联合会”康涅狄格州分部的顾问。2007年,获得该组织颁发的“杰出国际贡献奖”。她同时也是“北美华人企业家联合会”(NACEA)成员。她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上述组织在全美的各分部组织开展讨论会和工作坊(workshop),此外她也为全美各大学中国学生组织做过培养沟通能力方面的演讲和互动演示,其中包括耶鲁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SUNY)等。从2010年10月中旬开始,她陆续到中国顶尖的大学和商业机构开展不同规模的巡回讲座,为中国学生、商务人士提供咨询,并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都留下了她的脚印。

     在现代社会,交流与沟通,可以说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功。当你去求职面谈,或者要捕捉住那稍纵即逝的商业机会,往往要与一个陌生人,在有限的几分钟内进行交流沟通。只有通过高效率的交流打动对方,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司马丽霞所研究和擅长的,就是这样一门交流和沟通的学问。无论对于身经百战的企业家,还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无论是对于律师、医生,还是高管、职员,这都是可以改变人生、开拓未来的学问。而这门如此重要的学问,在过去我们的大学课堂上,还无人拓荒。现在司马丽霞这位一流的英语沟通与跨文化交流专家,把这门学问带来了中国,带到了这篇生机勃勃土地上。

     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谈到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司马丽霞说,中美的文化交流不应该是单向度的中国人向美国人学习,而应该是双向的,美国人应该主动向中国学习。她计划长期在中国“这样一个年轻而有朝气”的国度工作和生活,身体力行自己的文化交流哲学。

http://district.ce.cn/zg/201104/02/t20110402_22343333.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