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AMS,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该项目的倡导者、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从AMS顺利升空至今,山大收到了丁肇中教授的两封亲笔信,丁肇中对山大为AMS项目作出的贡献不吝赞美。
在去年10月份山大110周年校庆时,亲自到场祝贺的丁肇中还曾表示,未来20年宇宙探索学科重要学者将在山大出现。而现今看来,这一说法即将变成现实。
程林介绍,通过参与AMS计划,山大已经形成了一支热科学研究的国际团队。山大热科学团队现有成员中均具有长时间的海外学习与工作经历。年轻学者中,杜文静、辛公明均在欧洲核子中心完成了博士论文,并通过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答辩;孙锲、许博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程林还透露,丁肇中教授的主要助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格教授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工业生态系主任罗纳德教授近期将会来山东大学全职工作。
程林表示,从2004年参与AMS计划开始,山大团队就与博格教授建立了深厚友谊,而山大吸引他的一个更重要原因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他也希望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跟有共同情趣的人在一起工作,才能在工作中获得足够的乐趣。”
记者注意到,目前山大正在大力推进“大部制”改革,力图创造程林教授口中所需要的“宽松”环境。
关于山大热科学团队所参与的这次国际科学界的顶尖实验,程林信心满满地表示,“今年下半年,AMS项目有可能会发布重大科学发现,必将会填补人类对宇宙构成认知的空白。我们的物理教科书或许将要被改写。”
http://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20516/ArticelA18002F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