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出版的香港《镜报》月刊8月号,用整整四个页码的篇幅,隆重介绍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珂先生艺术成就,这篇题为“解读中国书法艺术的博深大作——读张珂《意造宋代》”由原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赵熙先生撰写。
香港《镜报》是一本立足香港的以政论为主的综合性月刊,由原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区大紫荆勋贤徐四民先生和港澳知名人士于1977年8月创办。其信息灵通可靠,评论公允精辟,是人们观察、认识中国内地、港澳、台湾和国际社会的重要窗口,在海内外政界、商界和文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意造宋代》是张珂先生站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高度,把宋代书法放在中国书法史和宋代社会纵横两条坐标上,对宋代书法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的研究梳理,文化人士推崇本书是“书家之思考,学者之慧言”。该书面世后出现了理论书籍鲜见的热销场面。
《镜报》文章结合张珂先生深厚的人文修养、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底,对其书法艺术的魅力和该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进行了细致深入探讨。认为《意造宋代》在沉厚的积淀岩层中寻觅、梳理、辨析,挖掘文化国粹,展现“苏、米、蔡、黄”鼎级文化贤才,有“清明上河图”式的繁华。
文章说,《意造宋代》是一部具有理论深度、丰富内涵,且具个性独创式的宋代书法评述大作,在书法理论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也是一部文字洗练,陈述多采,文思自由畅达的雅俗共赏之作。反映了张珂先生对中国书法的精深研究、深厚学养和科学精神。
全书整体论述宏大博采、丰富深邃。既以宋代复杂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为背景,又不因各位大师及文化贤达所处的社会位置、政治立场、心性状态等情况,忽视或淡化其在文化艺术、书法成果等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做出简单化的社会学褒贬。而是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尽其更为全面、艺术的评估和展示。
文章表示,张珂先生对书法大家的解读和评判,引经据典,言之有物,每有新意,未更多地牵强于各自的政治观念及道德行为,就“字”论“字”,就“文”说“文”,站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实践者、创造者的普遍尊重和取其优点中,得出更为科学、真实、全面的论证。这样更有益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有益于后学的学习、承传和创造。
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珂先生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他的书法艺术创作以深厚的传统功底;精彩的翰墨风神;高雅的文人气质;丰富的学养内涵;可贵的人文精神广受好评,先后被海内外诸多权威机构和知名人士收藏;并多次赴海外进行书法艺术交流。龙年新春,张珂先生大幅“龙”字书法作品被日本邮便以纪念邮票形式发行,被众多收藏家视为珍品竞相收藏。
http://news.269.net/news/detail_21000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