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帮助每位家庭困难学生成长 记山大助学工作

发布时间:2012-11-20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山东大学为了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重承诺,保障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着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资助中强化育人,在育人中突出实效,确立了以学生为本、助学育人的工作目标,建立了“物质保障、精神激励、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助学育人体系,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济困、励学、厚德、强能”全方位帮扶,促进学生实现由受助、自助到助人的深刻转变,帮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济困——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保证学生顺利就学。

    2012年暑假,在得知新录取的青岛胶南学生马晓风因家庭突遭变故,准备放弃求学外出打工后,学校马上派专人赶到马晓风家,为她送去学校的慰问金,并详细介绍了国家与学校的资助政策,告诉马晓风,学校决不会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9月1日,马晓风通过学校设立的新生绿色通道,顺利入校报道。在老师的帮助下,她成功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学校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10月份为其发放了国家助学金和社会助学金。现在的马晓风打消了弃学的念头,重新树立起求学深造的信心。“感谢学校的资助政策给了我继续求学的希望,我一定努力学好专业课,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待有机会报效社会,帮助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

    山东大学每年都有几百名像马晓风这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绿色通道进入学校。2012年,经过严格规范的认定程序,山东大学共有9300余名学生进入学校困难学生库。这些约占学校学生比例34%的同学,在接下来的一学年里会受到学校不同程度的资助。他们可以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解决学费与住宿费;通过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各类社会助学金以及勤工助学保障正常学习生活;如果遇到了突发困难,还可以向学校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自2007年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以来,山东大学共发放各类资助金额达3亿余元,较好地履行了“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帮助困难学生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走上新的岗位,体现了国家和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切关怀。
励学——以奖优扶弱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美国的游学经历让我开阔了视野,我一定要在药学领域闯出自己的天空”。作为学校的优秀受助学生代表,药学院2009级的宗昱同学暑假参加了由中国银行全额资助的中美文化交流项目。短短几周的交流,坚定了他通过科学研究报效祖国的决心。宗昱是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入校后,在学校的帮扶下,他没有了经济后顾之忧,能够专心学习。通过努力,在校三年他取得了优异的学习和科研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学校至高荣誉——校长奖学金;同时,作为主要学生干部,积极协助老师做好各方面工作;并积极投身社会志愿活动,带领同学在学院里形成了志愿服务的氛围。

    五年来,山东大学在采取多种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物质救助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大力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开展各类先进评比,举办“自强杯”演讲比赛、“榜样的力量”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扶志励学,树立了一批勤学奋进、自强不息的先进典型,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逆境拼搏、自立自强。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山东大学共有467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有65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占学校全部获奖学生的31%。

厚德——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加强学生德行修养。
 
    “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将与在座的每位成员一起,在追求至善大道的爱心之路上共同付出,共同感动,共同收获,共同成长!”这是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社长冯学知在全国唐仲英德育奖学金上向所有获奖学生发出的倡议。

    作为全国唯一一项以学生道德品质为评奖标准的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山东大学把该奖学金的评选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所有获得该奖学金的同学自发组成了爱心社,该社团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与济南伟众脑瘫儿童康复学校取得联系,通过开展“快乐时光,共同成长”的爱心联欢活动、“栽种爱心树苗,救助脑瘫儿童”的爱心植树活动、“天使宝贝”的爱心结对活动、“青春助力,让爱飞翔”的爱心课堂等一系列活动努力帮助脑瘫患儿走出孤独,给他们带去快乐。由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发成立的白杨社,连续四年每月坚持在大明湖小区面向低收入家庭子女开展爱心家教,帮助小区中一些贫困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孩子感受到社会上的关爱,健康成长;自强社、思源社等其他爱心社团也同样活跃在校园、社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需要关心的人们,将国家、社会对他们的资助转化为不断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

    学校在物质帮扶的同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受助学生中大力开展感恩教育,着力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将感恩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助学金颁发仪式、成功人士报告会、自强之星评选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体验中逐步形成感恩的心态和品质,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强能——以技能培训为重点,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经济困难对学生带来的生活态度、心理状况、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实施“添翼工程”,从成功人格、职业发展、艺术素养等方面出发,设计开展了沟通合作能力培训、人际交往能力培训、适应环境能力培训、通用管理能力培训、计算机技能培训等十余类培训项目,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步适应大学生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五年来,山东大学“添翼工程”共培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000余名,其中3000余人获得国家和省级职业资格证书,为其就业增加了“砝码”。据统计,山东大学参加过添翼工程帮扶的学生就业率比学校平均就业率高出7.7个百分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得到了提高。
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12-11/19/c_113719997.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