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李军:"企业家精神"支撑产业化发展 最佳机遇再难求(图文)

发布时间:2013-05-29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2b3ae9d8edd1690c9c617c9c12a_p1_mk1_wm35.jpg

李军:"企业家精神"支撑产业化发展 最佳机遇再难求

  新浪乐居讯(吴俊锋)提到济南的住宅产业化,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军认为必须感谢两个人,一是万斯达集团董事长张波,一是济南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王全良。“张波董事长介绍了万斯达集团为成为国家住宅产业化试点基地,这十几年所付出的艰辛,可谓是十年磨一剑。这十几年间企业甚至几度到了亏损或者破产的边缘,但他仍然坚持,这就是一种所谓的信仰和使命。而也正是他的这样一种坚持和坚守,才使得他在这个行业中真的看到了曙光,看到了未来光明的前景。”

  “产业化中心的王全良主任是我多年的老朋友,说起来他也是我的学生,山东大学MBA的优秀学员,他实际上一直有这样一个住宅产业化的梦,正是这个梦支撑着济南的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走到今天,取得了几十项专利成果。”

  李军认为,正是靠着张波这样企业家的不懈努力,以及王全良与住宅产业发展中心不遗余力的争取,济南的住宅产业化才能有当前的格局。“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创新创造,而且是敢于为天下先,敢于冒风险,这样一种企业家精神我认为它应该发扬光大,成为未来济南城市精神的灵魂。”

  “企业家精神”支撑产业化发展

  对待住宅产业化要有更高的立意

  李军提到,“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内涵正是济南住宅产业化能够走到现在,以及未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在他看来,住宅产业化是一场革命,是一次利益的重新调整布局,其不仅将影响到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行业变革,更将影响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方式、调结构。“从建筑业到房地产开发模式,包括盈利模式、装修、物业、设计、监理等等,都将在未来迎来一系列的创新。”

  面对这种必将到来的创新潮,李军认为我们必须对住宅产业化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不仅仅是一种所谓的从现场到了工厂建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是一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型,甚至还与国家的产业升级息息相关”。李军说,住宅产业化的内涵其实非常丰富,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坚固,都在住宅产业化里有所体现;而通过由现场到工厂的转移,积累的大量科技成果就可以转化到产业化中来。

  “大家知道汽车产业的革命实际上是从福特的生产线开始的,原来生产一台汽车可能要用几天,但后来一天就可以生产几千台汽车,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完全可以把住宅产业化形容为第二个汽车产业,在这里有无限的发挥和创造空间。”

  城镇化为住宅产业化带来发展机遇

  房企和传统工业都不能“缺席”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城镇化的过程中,而城镇化给我们留下的遗产究竟是什么?是经不起推敲,20年、30年就需要去推倒的建筑垃圾?还是能够成为我们百年大业的基石,甚至是上升到建筑和艺术财富层面的东西?”在李军看来,当前中国的城镇化为住宅产业化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些新兴的环保节能、降耗减排的材料有了用武之地,这才是对科学发展观最为直接的贯彻落实。“谁抓住了这个机遇谁就能引领未来工业化甚至城镇化发展的潮头。”

0ae254008d6dd7253662fbf5ead_p1_mk1_wm35.jpg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军

  随着万斯达集团成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济南已经有了成熟的可兹利用的全产业链模式和成功案例,因此李军呼吁政府和企业应该更多地加入到产业化队伍中来。“目前济南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正在对未来的政策以及立法等问题做研究,而作为企业来说,现在加入产业化所要承担的风险及成本已经要比之前低了许多。因此我在这里呼吁有识之士,尤其是对这份事业有信心的人都加入进来。”

  但李军同时也提出,要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不能仅仅靠房地产商的投入,还需要制造业的大力支持。李军说,随着改革开放这些年以来的发展,制造业积累了大量的潜在创造力。部分制造业当前的生产饱和状态,使得传统工业本身也面临着一个转型的问题,因此何不利用住宅产业化这个契机,将传统制造业积累的成果与产业能力,进行一次调整,来实现传统工业本身和住宅产业化的双赢。

  成本会降下去,企业会收获利益

  错过产业化就难有更佳的机遇

  李军说,住宅产业化对于百姓、国家以及整体的社会经济都是有利的,因为成本在逐渐降低,环保等其他优势效应在逐渐显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产业化的先行者来说,他们却需要去承担短期内成本上升的代价,“这实际上是让一个企业去承担未来社会发展的代价,所以我觉得政府应该对这些产业化的先行者提供一点帮助,提供一点政策的支持,哪怕是资金方面的支持也好。因为这是在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打造一个平台,是利在千秋的大事。”

  但李军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化在铺开之后一定能扭转目前成本升高的状况。他以汽车生产业为例举了一个例子:“20年以前桑塔纳20多万,对很多老百姓来讲遥不可及,是巨额资产,但现在呢?这就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变化。”

  “虽然目前所谈的是住宅产业化,但问题绝不仅仅是解决产业化而已,解决中国的住房问题才是关键。”李军再次强调,中国现在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为产业化提供了很大的延伸空间,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使得产业化的潜在价值以及创造空间都非常巨大。

  “等到真正实现产业化之后,未来的住宅,以及房地产开发模式、商业模式、乃至整个产业链,都不是我们现在能够想象的了。这里面充满了无数的机会,进入哪一个节点将来都会有利可图,因此企业家要有战略眼光,不能只是简单地看到眼前的利益。

  “我觉得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机遇,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这么巨大的潜在市场,这么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如果错过了,中国未来的转型就没有依托了。”李军不无感慨地总结道。

  版权声明:该内容系济南新浪乐居原创策划,版权所有,转载或报道请注明出处。

http://sd.house.sina.com.cn/news/2013-05-29/13362234782.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