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5月27日电(记者高洁、席敏)《论语》《笠翁对韵》、唐诗、宋词……近年来,各地不少中小学校都将这些寓意深刻又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列入课内外必读书目。专家认为,阅读国学经典不仅可启发孩子的思考能力,而且能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读经典作品并不会过时。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颜炳罡说,上千年传承下来的国学经典里有很多名篇名段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讲述做人的基本原则,对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不无裨益,这种好的文章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比如很多经典名篇里强调人要有爱心,这种思想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每个人需要具备的。通过儿童时期阅读这些国学经典,可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颜炳罡说。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涂可国说,现在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反衬出传统文化美德教育的欠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让孩子们阅读国学经典可以让他们从小学会讲诚信等。“很多传统国学经典实际上饱含先人的智慧和为人处世的原则,这对孩子们的成长甚至长大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很有好处的。”
不过,专家也认为,学校和家长也不能一味强行要求孩子们阅读国学经典,应该有选择性地引导。颜炳罡说,不能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行让孩子去长篇大段地背诵。应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的国学经典,比如8岁左右可以读一些浅显易懂的唐诗宋词,10岁以上可以选择自强、励志方面的经典来读。
此外,专家还建议,在培养孩子阅读国学经典兴趣的同时,老师和家长们也应具备一定的国学基础知识,以更好地指导孩子。
news.xinhuanet.com/2013-05/27/c_115917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