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南6月8日讯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在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校董厅举行《儒学小丛书》100种重大项目启动仪式。
《儒学小丛书》100种重大项目,是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庞朴领衔主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冯建国任副主编,并负责组织实施。自“五四”时期以来,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儒学在中国大陆意识形态领域的边缘化,造成了一代人对儒学知之甚少,甚至误解误读的局面。
近年来,儒学的普及工作尽管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成效并不明显。甚至有些所谓的普及工作,有将儒学导入庸俗化的倾向。究其原因,通俗易懂且具有高学术水准的普及性读物的缺乏,当为重要原因之一。《儒学小丛书》100种项目,就是要使用通俗化、知识化、潜移默化的形式普及儒学的基本知识,制作出通俗易懂且具有高学术水准的普及性读物。丛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小丛书、大制作;小文章,大手笔;普及大众读物、高等学术水准。丛书既面向国内中等文化程度及其以上的读者,同时亦可担负对海外读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撰写时考虑到将来翻译为其他语言文字。丛书篇目拟分为人物传略、典籍著述、术语概念、典故事件四辑。丛书的作者将从对该课题的有专门研究者中遴选学术地位较高者。文字要求典雅通俗,深入浅出。
《儒学小丛书》100种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民间儒学普及工作的重要开展,它让儒学走出了学术的象牙塔,符合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要求。鉴于时下人们思想中存在着的这种文化荒芜、精神空虚的现状,如能推出一套儒学小丛书,少而精,质而文,约而博,俗而雅,让读者有时间读起,有兴趣读完,以从中了解儒学的精髓,获得安身立命的真谛。
儒学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它不但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全人类。现在世界各国对于中华文化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兴建,反映出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热情和对了解中华文化的渴望。我们的儒学研究不仅要立足齐鲁、面向全国,还要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而《儒学小丛书》因为它的普及性及高学术水准,可以肩负起传播健康而正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大放异彩。
《儒学小丛书》的编纂也是山东大学弘扬儒家文化的发展方向的重要体现。山东大学地处孔孟之乡,文史传统深厚,具有最充分的道德资源,是中国乃至世界儒家学说的重要教育和传播重镇,“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普及儒学知识、引领社会前进的重要职能。
山东大学的办学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首先就要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崇实求新”,打造自己坚强的文化底蕴,这最深厚的积淀就是儒家文化,以民族之精华武装自己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浪潮中,站稳脚步,扎根生长,并在坚实的文化基础上,向外传播民族传统儒学,同时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来保证儒学的与时俱进,在如此的向内继承创新,向外吸收改进中,山大才能建设成世界层次上的一流大学。
其他与会专家学者都对这一项目的启动表示了祝贺,表达了对《儒学小丛书》项目的重视,肯定了这一项目的启动,正是目前学界所亟当做却鲜有人做的能将儒学的博雅与通识相结合的富有意义的工作,并从各个方面对项目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http://edu.dzwww.com/dzjyxw/redian/201306/t20130608_848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