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在山东工大机械有限公司设备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对高效双级调味品过滤机进行调试,“高效双级调味品过滤机项目是公司与齐鲁工业大学合作共同研制的,解决了传统调味品自然沉淀除杂质周期长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公司副经理孙峰说。
山东工大机械有限公司从2003年开始聘请齐鲁工业大学的教授担任公司的技术顾问,为公司培养了200余人的研发团队,研发的多种项目先后获得了国家专利,填补国内空白。今年上半年,双方“珠联璧合”,通过密切合作研发实用新型专利就有5项,光高效双级调味品过滤机这一项目,公司年销售收入就达到4000余万元。像工大机械这样“追”科技明星的企业,在我县已屡见不鲜。
企业不能再依靠传统的模式来发展,需要跟上时代“步伐”,通过科研创新来实现发展新突破,靠自身单打独斗力则不足,从而需要借助外力“抱团”来搞创新。我县在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鼓励企业“借智”促企跨越发展,积极搭桥引线,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利用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人才智力,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资金。不断入企宣传校企联姻的意义,积极引导企业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场地、人才等丰硕资源,建立企业研发基地,建成新产品,并每年对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平台的企业及科技创新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资金。除给予奖励外,还为校企合作的企业积极争取上级相关资金,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技术研发的大跃进。我县并与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10余所院校、科研单位合作,联建了“山东大学青年创业园(齐河园区)”、“山东大学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全县企业产学研合作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通过我县牵线搭桥,促成了一批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达成了合作项目,建设了一批合作平台, 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团队。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力厚化工有限公司,在县搭桥帮助下,2010年与齐鲁工业大学签订了《校企共建协议》,与陕西科技大学签订了《校企产学研科技合作协议》,现在拥有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称号,今年上半年我县帮其研发的高性能皮革专用复鞣剂项目上报申请135万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我们之所以会选择与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正式看中了高校的自身实力与项目的‘含金量’,学校看上的是公司的市场潜。” 力厚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清泉说。
目前,我县促成37家骨干企业与100余家高校院所攀上“高亲”,建立起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全县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15家、市级36家。
www.dezhou.gov.cn/n1403/n6329/n6928/n7086/n8145611/c9443547/cont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