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山东讯(记者 张清俐) 为进一步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增加高校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新方法和新体制,7月8-19日,由山东大学外语学院主办的“比较文学视野下的西方文化研究”暑期学校在济南举办。
“正是由于海洋文化与黄河文明的地理、环境差异,才造就了中国希腊神话和文化的差异。”山东大学翻译学院院长王湘云教授在题为“中国希腊古代神话对比研究”的学术报告中说。王湘云对比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和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盖亚、乌拉诺斯神以及宙斯,分析了中国与西方神话中对待权力的不同态度。通过对比共工、盘古等被神化了的神和宙斯、赫拉等人性化的神,指出在中国神话中是天帝给予了神绝对的权威,而希腊神话则认为人类具有超自然的力量,神是人性化的。中国神话讲究秩序,而希腊神话中的权力传承则依赖破坏和重建;中国朝代更替是无道昏君和有道明君之间的更迭,注重神化神,而希腊则更多是人化神,人神之间共享理智与情感、优点与缺陷;在婚姻方面,中国注重契约式婚姻,以物质为基础搭建,而希腊则更注重单纯的感性;同时,中国神话倡导愚公移山式的持之以恒,而希腊神话则更注重智慧和审时度势。
在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与交流中,隐喻发挥重要的作用。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振前教授认为,就个体而言, 人可以通过隐喻来学习文化, 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等。隐喻是文化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 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一个结合点。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在概念隐喻层面上有较大的相似性, 而在具体语言表达层面上则有较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隐喻取象上的差异。而与体验有关的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制约。即使在同一种文化中, 隐喻的具体体现也可能因场合不同或者亚文化的差异而不同。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皮野介绍说,在开展比较文学的研究学派中,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派包括“影响研究——法国学派”、“平行研究——美国学派”、“阐发研究——中国学派”三大派别。从影响研究来看,影响与接受是各国文学间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影响研究的领域特别注重“事实联系”,具体研究角度则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在“平行研究”学派看来,各民族文学间比较研究,由于其研究的对象彼此之间并无直接影响交流,恰如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平行研究目前已拓展到同文学有关的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民俗学、宗教学、艺术和自然学科等领域。阐发研究则注重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和文学理论进行相互阐发,相互说明,以期达到对文学研究在新的层面上的理解,得出具有某种借鉴价值和审美欣赏意义的新结论。用不是本国的文艺理论,来解释本国文学
www.csstoday.net/xueshuzixun/jishizixun/8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