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会实践调研团以"走进黑陶,悟文化精髓"为主题,旨在通过走访黑陶企业,探究当今黑陶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及其创新模式,最终给黑陶产业的发展及其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启示。本阶段实践基地在德州市具有代表性的黑陶企业——齐河龙山黑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就黑陶生产过程及该公司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参观访问工作,活动历时两天。

8月7日,黑陶生产厂邱厂长带领调研团成员走进厂房,详细介绍了黑陶的生产过程。一件黑陶的完成经历了拉坯、雕刻、磨光、窑变四大工序,而从最初的采土算起,那么整个程序多达十几道。据厂长介绍,单单拿普通二十公分黑陶花瓶来说,拉坯、戗泥后需要挑小点大约需要2天,雕刻图案7天,磨光1天,抛光1天,阴干压光15天,烧制耗最少时7天,成品率也不过八成。因此,黑陶的制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并且,培养一名技术工人也需要花上一年以上的时间。尽管那天天气炎热,但厂房中30余名工人们分工明确,安静的埋头工作,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心血。成员们也有幸亲自动手学习黑陶的制作,从中体会到了其中的不易。

第二天,调研团成员们参观了该公司的黑陶展厅,并对公司总经理王志水进行了访谈。通过黑陶展厅可以发现该公司的黑陶生产特色是以精湛的镂空工艺为主,又不断结合现代工艺进行创新,王经理表示只有创新才能发展。通过访谈了解到黑陶产业的销售目前主要以公司政府礼品为主,顾客群体也比较固定。因培养工人的周期较长,为了留住技术工人,该公司给每一名工人买养老保险,在这一点上也是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的。另外,为了宣传传统文化,该公司不定期的免费给孩子们开展陶艺课,同时作为艺术院校的实习创作基地。最后,王经理希望团队的此次实践能够将传统的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两日的齐河之行使团队成员对黑陶产业有了更全面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黑陶文化的热爱,对山东省经济文化发展的关切。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可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出一份力,希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滕亚萍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11级朝鲜语3班 )
edu.youth.cn/sxx/hdbd/201308/t20130829_37946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