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录取,在山大百年发展中并不是个例。早在上世纪,有一个让师生津津乐道略带传奇色彩的故事,就是出了一个数学零分的杰出学生臧克家。
闻一多从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臧克家。1930年,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1932年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因他后师(相当于高中)没读几天,就投笔从戎,去武汉参加大革命了,高中数学几乎没有学,以至于高考数学得了个零分。可是,他的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得到了时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主考老师闻一多的赏识。
评分极严的闻先生,给这三句杂感打了高分,并破格录取了他。正如臧克家所说:“闻先生从三句杂感中发现了我,欣赏了我,给了我全体考生里国文的最高分——98分,使我这个数学吃了鸭蛋的考生被青大录取了。”
http://shrb.qlwb.com.cn/shrb/content/20131001/ArticelS05005JQ.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