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富晓
“我们没觉得孩子是什么‘神童’,就是觉得他学东西挺快的。”闫瑾的妈妈张女士告诉记者,之前一直不想公开接受采访,就是因为觉得孩子没什么特别的,并且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我也没什么特殊的方法,生怕误导了别的孩子和家长。”张女士说,闫瑾4岁就能读报纸,一些经典国学著作,如《论语》、《庄子》、《老子》等小时候也读过,甚至可以背诵。
4岁就能读报读《论语》
张女士是一家单位的会计,闫瑾的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家庭条件很普通。闫先生告诉记者,家庭氛围一直很好,不会刻意要求孩子去学这学那,夫妻二人平时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包括一起爬千佛山什么的,孩子都是一直跟在后面,一起爬山。
张女士说,在孩子4岁的时候,她惊讶地发现,孩子竟然能够读报纸了。“当时,车上一位乘客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刚满4岁的闫瑾,竟然能够把报纸的标题准确地读了出来,而在这之前,我们并没有刻意地教孩子认字。”
闫瑾说,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大学》、《论语》、《老子》、《庄子》等著作,他当时虽然不懂得意思,却一直坚持着读了下来。“虽然我现在还不大理解里面的某些段落,但是,背诵这些书,倒不是问题。”
张女士告诉记者,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她会给孩子买不同层次的书看。“像之前易中天品三国大热的时候,我们会给孩子买图画版的三国,后来到白话文的《三国演义》,一直到后来给孩子看《三国志》。孩子说,他觉得还是《三国志》有看头。”
从初中起经常参加高考
6岁上小学,如今刚到上高二的年龄,与普通孩子相比,闫瑾和他们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不过,仔细一问,人家从初中就开始接二连三参加高考呢。原来,他跳了一次级,没有上六年级。
“他理科成绩挺好的,感觉也不偏科,只是与参加高考的学生相比,他专门复习准备、强化训练的时间太少了。”参与面试的黄华林教授甚至认为,如果让闫瑾继续在高中读书,不早早地进入大学阶段进行培养,甚至都有点儿荒废青春时光。
记者采访中得知,闫瑾初中在济南外国语学校就读,初中上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开始准备过一次高考。去年,闫瑾在济钢高中参加高考,当时引发了大批记者的关注,接下来的中考时间,他又再次参加,同样引来了记者的一阵围追堵截。
中考之后,自称发挥一般的闫瑾,进入了省实验中学学习。一开始,他想进入高三年级学习,直接应对高考,不过,在学校老师的建议下,他选择了先上高一,同时报名参加了今年的高考。
“在被山大特招录取公示之后,我也没在家等消息,而是一直在学校上课,上高二的课程。”闫瑾谦虚地说,老师讲到的一些知识点,他可能已经提前掌握,不过他还是更愿意通过一种发散的思维,去体会老师所讲的内容和之前自学掌握的内容有何区别,“上课我还是非常认真地去听讲的,并没有觉得是浪费时间。”
http://shrb.qlwb.com.cn/shrb/content/20131001/ArticelS05003JQ.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