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2014年清明小长假 安徽浮山风景区景美人气旺(图)

发布时间:2014-04-10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1111111111111111.jpg

会圣岩摩崖石刻前游客如织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jpg

主入口停车场

  中国网4月8日讯 今年清明小长假,安徽浮山风景区春和景明,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在绿叶的掩映下更显艳丽夺目,迎来了一批批踏春赏景的各地游客。据统计,三天共接待游客3.9万人次,门票创收105万元,两项数字分别同比增长4.7%和68.9%。

  “地质科普游”备受追捧

  在海岛雪浪岩、晚翠岩、总岩、金谷岩、文昌阁等景点,游客们或驻足欣赏奇特的“浮山旋回”地质地貌;或穿越九曲洞,体验洞幽壑奇之感;或仰观滴水洞“天河坠玉”的壮美景色;或在“一线天”下遥望蔚蓝的天色;或在会圣摩崖石刻长廊前,观“江南会胜”、“因棋说法”,进马蹄洞,到“非人间”,读雷鲤“记游诗”,感受“到此神清气爽”。

  “石刻文化游”热度不减

  来自山东大学的张教授:“浮山有四百多块摩崖石刻,且年代跨度之大,就数量和品位而论:浮山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千年文山”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据张教授介绍,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带几个研究生来浮山实地考察一下,看看能否从这些石刻上寻找到自己需要的第一手资料,以备论文定稿。除了张教授来浮山考察文化遗存外,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浮山看看石刻,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丰富孩子的文化内涵。

  文明旅游亮点频现

  据浮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生活垃圾量几乎持平,但清扫力度却小了很多,因为绝大多数游客主动将果皮等生活垃圾放入景区垃圾回收箱中,还有游客将别人丢弃的垃圾捡起并放入垃圾箱;同时,景区的文物和竹林中也鲜见有游客涂鸦。游客们的这些文明行为已成浮山风景区的新亮点。

  据了解,浮山风景区坐落在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境内,濒临长江,因三面环水,形成“山浮水面水浮山”的独特奇观而得名。现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风景名胜区、中华100大人文与生态名山之一、安徽省五大历史名山之一,有“中国第一文山”的美誉。(伍策 杨桓和)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travel/20140408/c_1110145641.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