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人员在和平路西首南侧铺设沥青 记者郭尧 摄(资料照片)

工作人员在焊接供热管道 记者谢永亮 摄(资料照片)

工作人员在燕山西路西侧人行道上更换井盖 记者郭尧 摄(资料照片)

腊山河景观带展露雏形 记者谢永亮 摄(资料照片)
【修路】
县东巷等7条路将进行大中修改造
目前全市过街天桥已达46座,今年将新增两座
时报4月7日讯 (记者曹莫 实习生张嵘 姜怡)记者日前从市市政公用局全年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了解到,在继续推进快速路建设同时,今年还将对泺安路、粟山路、宝华街等20余条主次干道建设与改造。此外,计划兴建3座过街天桥,其中2座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另一座正在与当地协商。
市市政公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有20余条主次干道被列入2014年建设和改造计划,其中包括纬十二路(南段)、和平路、泺安路、粟山路、宝华街等。据了解,目前和平路拓宽改造工程已完成前2层沥青铺设,正在对沿线检查井盖进行提升,将有近1000个井盖被更换成“三防”井盖。另外,还计划按市区两级投资模式对县东巷、舜世路、无影山西路、匡山东路、纬十路、铁厂北路东段、顺河片区市政道路等7条路进行大中修改造。还将对安全隐患路段进行集中整治,包括机床二厂铁路平交道口、祝舜路和历黄路铁路桥涵等进行集中整治,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交通安全通畅。
此外,今年计划建设的花园路历城政务中心和经十东路青干院附近的过街天桥,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另一处山大南路过街天桥正在与山东大学协商。“目前济南人行过街天桥已达46座,其中由社会出资建设的过街天桥27座,由市市政公用局组织建设的19座。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维修保养力度,减少损坏和故障。”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供热】
自管换热站移交政策将制定
今年计划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
时报4月7日讯 (记者曹莫 实习生张嵘 姜怡)3月28日,《山东省供热条例》已获通过,将于今年9月起施行。济南将如何落实相关内容,成了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
市供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中明确规定各市要制定一些具体办法和政策,例如供热价格、供热政策性补贴资金、自管换热站移交等。今年,我们计划根据《条例》规定,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自管换热站移交政策,在保障供用热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要求热企有计划地接管自管换热站。”他说。
今年,全市计划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2个新热源厂建设也在推进。“唐冶热源厂年底前要具备供热条件,腊山热源厂将完成前期手续和投建工作。”该负责人说,今年要新建、改造的供热管网长度为100公里左右,总投资9.2亿元。其中包括改造老旧管网,特别是改造部分运行15年左右的管网;还要进行汽改水和新管网建设。
对不少市民关心的工业余热利用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南正在编制余热利用规划方案,进行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下一步还会编制实施方案等。“实施‘大温差’管网运行可实现热能远距离输送,目前正在与华电章丘电厂洽谈,济南附近热源是否能引入市区,还需进一步详细论证。”
【换井盖】
5000个隐患井盖9月前更换
全市419条道路中,34000余个非标准井盖20%存隐患
时报4月7日讯 (记者曹莫 实习生张嵘 姜怡)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多数道路范围内的检查井盖因使用年数较长、结构安全性能降低等原因,出现顶脱移位、下沉、断裂等情况,影响市民出行安全。在今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更换非标准隐患井盖列为15件民生实事之一。今年市市政公用局将更换75条道路的5000个非标准隐患井盖,预计9月前完工。
该局设施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井盖安全运行为基准,不能满足防沉降、防盗窃、防异响的检查井盖一律视为“非标准检查井盖”。首批5000个非标准隐患井盖更换重点围绕75条主次干道、大型场馆及景区景点周边开展。“5月底前对华龙路等29条道路约2600个非标准井盖进行更换,8月底前完成另外46条道路约2400个井盖的更换工作。”他表示,城区内现有非标准井盖按先急后缓原则分批更换;道路新建或改扩建中,工程范围内所有新建井盖要满足“三防”要求,杜绝非标准隐患井盖范围进一步“扩散”。
据了解,近两年闵子骞路、省府东西街、经二路等多条道路维修改造中,已通过使用“三防”井盖解决了2000多个检查井盖安全问题,下一步将结合和平路、凤凰路等重点道路建设继续实施。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在运行的井盖中,标准不统一、运行病害多、周边破损多等问题较集中。“济南非标准井盖中,无轴和断轴问题最典型。据统计,支路以上等级的419条道路中,雨污水检查井共约12万座,存在使用非标准井盖(以无轴为主)的约34319座,其中近20%存在安全隐患,亟需更换整治,为市民创造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
【建景观】
大辛河等4条河道景观带年底建成
英雄山路污水处理站6月底前投入使用
时报4月7日讯 (记者曹莫 实习生张嵘 姜怡)随着近年河道截污、生态治理等一系列工程实施,济南已基本实现“污水不直排河道”与河道内“看不见污水,闻不到异味”的目标。7日,记者从市市政公用局了解到,今年将重点对大辛河、兴济河、历阳湖、玉绣河4条河道重要区段进行生态治理,打造城区内河道景观带。其中,大辛河将于近日开始生态治理,将长江水引入龙洞景区,补源东部地下水。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辛河生态治理工程将于近日开工建设,将对大辛河旅游路至龙洞风景区段进行治理,包括河道拓宽、建坝蓄水、绿化补植等,计划年底完成。本次治理中,还将实施引水补源项目。
今年,历阳河和玉绣河将在前期建设基础上,进行塘坝蓄水建设及水生植物补种。其中,历阳河景观工程将在旅游路与历阳大街路口西北侧建设历阳湖公园,不但对沿湖周边景观进行提升,还将在旅游路南段(千佛山南路至历阳大街)建设慢行一体工程,同步敷设截污管道等市政管线。此外,还将沿湖建设2座塘坝蓄水,铺设栈道和观景平台,并做好绿化补植工作,打造成一处市民休闲区。
据了解,兴济河舜耕路至建设路段将完成包括河道清淤、修复岸墙、建拦水坝、设蓄水闸、增添水生植物等生态治理。目前,大辛河已具备建设条件,计划于近日开工。兴济河、历阳河、玉绣河也已完成立项审批,即将进入招投标程序,力争4条河道年内全部完成建设。
在河道整治方面,今年将启动大金污水处理厂工程。目前英雄山路、赤霞广场等污水处理站正在建设。其中,英雄山路污水处理站计划今年6月底前投入使用,每天可处理大明湖分区污水3.5万吨,有效缓解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导致的污水直排问题。
http://jnsb.e23.cn/shtml/jnsb/20140408/12706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