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东首现民生档案24小时自助查询

发布时间:2014-06-11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02_02_0123.jpg 

  □通讯员 刘亚男 报道  □记者 李占江 报道

  本报济南6月9日讯 发布国内首部档案普法微电影,成立我省首支档案征集志愿者队伍,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服务平台"山东档案"……这是在今天的"国际档案日"上,省档案局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我们把今年确定为全省档案工作的改革创新年,坚持高标定位,大力实施档案品牌战略,目的就是将我省打造成档案强省。"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局长杜文彬表示。

  76岁的孙嘉焯是原济南市档案局副局长,也是此次档案征集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许多珍贵的档案都分布在民间,通过成立志愿者队伍,发挥社会的力量,把散布在各领域各方面的档案汇聚起来,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很有必要。"孙嘉焯告诉记者。

  今年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是"走进档案",省档案局在今天的宣传活动上发布了10分钟左右的档案微电影,这是国内首部档案普法微电影,也是省档案局创作的"档案普法"系列栏目短剧《档案故事》的第一集。通过微电影,生动再现发生在百姓身边利用档案维权的故事、案例等,在宣传档案法律法规的同时,达到了普及档案专业知识,提高公众档案意识和利用档案维权能力的目的。

  在山东大学档案馆馆长刘培平看来,目前档案"存凭、留史"的作用发挥的比较明显,而"育人、资政"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明显,这就需要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挖掘、编演,采取多种形式来提高档案的公共服务能力,"省档案局推出微电影、开通官方微信微博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要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就要实现从管档案到用档案,把死档案变为活信息,把档案库变为思想库。"杜文彬告诉记者,为发挥档案资政、参考的作用,省档案局还将创办《档案资政参考》,围绕我省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和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深入研究馆藏中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档案,来发挥档案工作为重大决策服务的重要作用。

  据悉,近期中办和国办下发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这是近20年来两办印发的第一个关于档案工作的文件。省档案局据此把今年确定为改革创新年,在全省推行档案学术理论创新、档案业务应用创新、档案科学技术创新,档案行政管理创新"四大创新"战略。

  相关新闻

  我省首现民生档案24小时自助查询

  □记者 申 红 韩伟杰 报道

  本报济南6月9日讯 "看到申请书上手写的字,好像一下子回到了过去。"今天上午9点,济南市历下区甸柳街道的居民朱岩通过"民生档案社区自助查询系统"刷身份证,打印出了27年前的结婚登记申请书(上图),"早些时候自己手里没有结婚证,都是结婚登记申请书,要想办房屋过户就得查档案信息。"朱岩说,这份手写的结婚登记申请书,就是夫妻二人爱情最初的见证。

  历下区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几年,居民因为办理退休、房产确权等,查询档案的越来越多。"退休领取养老金要确认工龄,但有的居民因为单位企业改制,单位已经不存在了,就必须要到档案局查询最初的招工信息。每年都有近2000人次到区档案局查询档案,查询档案的居民不断增多。"

  去年,历下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档案数字化。为了方便居民查询档案信息,历下区档案局自主开发的"民生档案社区自助查询"系统,将查询机放在辖区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小区广场。只需不到3秒钟时间,居民利用自己的二代身份证就可以24小时自助查阅到包括婚姻、招工、职工调动、知青、独生子女等5种民生档案信息。24小时自助查询民生档案,这在全省也是首次。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406/20140611/news_20140611_2421644.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