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足球的梯队建设:希望在于青少年

发布时间:2014-06-11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 方璐 北京报道

  马云选择恒大而放弃绿城,但他表示会与宋卫平一起把绿城足球学校好好搞,搞出名堂来,因为这关系到中国足球的未来。

  近年来,各界对青少年足球培养越发重视。6月2日,中国首次选派一支由15名队员组成的少年女足队伍赴巴西开展为期两年训练、比赛。2013年10月,5名1997年1月-1998年12月出生的学生,在广东通过足球技能、足球知识及英语能力的综合测试,被选中派到英国布鲁克学院接受训练。

  这些只是中国培养足球苗子的一个缩影。就中国青少年足球梯队建设问题,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知名俱乐部、企业均对此表示出高度热情,其中大多也已经付诸实践。

  多方力量并举

  刚刚迎来阿里巴巴12亿元增资扩股的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在青少年培训方面就投入了很大精力。恒大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时时说,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认为,恒大办足球学校,且在一个足球落后国家办全球最大足校,“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从大战略出发考虑的问题。”

  恒大的“大战略”是,认清中国足球发展要靠打基础,而不能只依赖买外援。外援可以提高联赛水平,激发球市,但真正提高中国足球水平,要从青少年抓起。

  根据上述恒大内部人士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足协注册青少年球员不足7000人,仅为日本的1.4%、西班牙的1%;注册职业球员8000人,仅为足球落后国家越南的16%;持证教练总人数约1.05万人,为日本的16%。

  足球人口极度匮乏严重影响中国足球的发展,基于此,恒大决意办全球最大足校,并希望“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足球”。

  而中国平安自成功中超后,也以活动的形式支持年轻人热爱足球。据了解,2014年平安以励志论坛的形式支持了全国七所高校联袂发起“追"球"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足球传递活动。该活动将从中山大学出发,在每站高校进行传球仪式以及宣言的收集,将践行中国梦的励志精神辐射给更多的大学生。历时一个月的传递活动将途经湖南大学、湖北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最后抵达清华大学,并最终将以一场清华北大间的足球友谊赛闭幕。

  6月6日,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副总经理王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今年恰逢中国平安赞助中超联赛的元年,励志计划能与高校中有影响力的足球赛事合作,别具意义。中国平安希望通过对高校足球活动的支持,推动足球运动在青年群体中的普及和发展,积极提升中国足球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

  改变“理念扭曲”

  “13亿人里不缺乏踢足球的人,缺乏能让这些人发展的土壤。中国缺乏培养天才的土壤和方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足协负责人表示。

  上述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中国教育存在“理念扭曲”,运动员拿到冠军后往往“一把鼻涕一把泪,从小艰辛,百感交集”,事实上,运动员应当感到高兴,体育本身就是娱乐,是游戏。中国足球深藏的问题却是“失去了快乐本身去搞成绩”。

  6月6日,央视高清赛事体育频道编辑部主任张斌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强调,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关键不是一个运动的问题,而是教育的问题。“中国的教育阻碍了中国家长让孩子选择足球,甚至不选择体育,中国体育最大的危险不是奥运会要丢多少金牌,而是孩子的成长方式”。

  接触过恒大所办足校的张斌认为,恒大在认真地做青训这件事,青训在国内主要分普及型、精英型,很明显,恒大走的是精英路线。“中国人的青训尚须长时间积累,因为中国没有足够的青训教练员,这一基础需要时间。”他认为,如果中国青训做好,将来足球踢到世界杯是水到渠成的事,但目前“急不得”。

  6月3日,前大连实德俱乐部总经理林乐丰认为青少年培训还是要政府主导,因为这是赔钱的。林乐丰说,俱乐部做青训投入是有限的,一个年龄段招二三十人,10个俱乐部也就二三百人,俱乐部可以承担选好苗子的任务,但青训需要大批量投入。

  但张斌认为,企业办足校仍值得赞许,“如果将其当生意看,这也是产业链必要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在这方面,恒大一则为自身产业考虑,二则亦抓住了足球发展的根本命脉,那就是让更多人踢足球,更多人喜欢足球。”

http://business.sohu.com/20140611/n400681468.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