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学者研讨渔洋文化 增加城市文化品位

发布时间:2014-08-24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人民网济南8月24日电 初秋时节,万物丰美。在王渔洋诞辰380周年之际,桓台县王渔洋文化保护与传承迎来重要历史时刻。8月21日至23日,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王渔洋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来自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外8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桓台,共同为开创王渔洋学术研究新局面积极建言献策,王渔洋学术研究再掀新高潮。

  王渔洋是清初文坛领袖、“一代正宗”,他一生勤于著述,独创诗论“神韵”说,蜚声海内,主持清初诗坛五十余年之久。康熙皇帝曾萃其精华300余首编成《御览集》。王渔洋有11种著作收录到《四库全书》,25种著作列入《四库全书存目》。同时,王渔洋累官至刑部尚书,仕宦45年,始终恪守“清、慎、勤”的为官准则,其洁己爱民,宽政慎行的廉政思想以及王氏家族独有的家风门学,无不彰显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精神特质和思想内核。著名学者袁世硕曾称誉王渔洋为“有清一代集名臣、诗人、学者于一身的文化伟人”。

  近年来,桓台县委、县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主动作为,启动了王渔洋故里保护修复工程,为渔洋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定坚实基础。王渔洋故居保护修复工程严格遵循尊重历史、保护文化、修旧如故的原则,先后完成了古建修复、园林绿化、陈列布展等工作,着力打造具有明清古城特色、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王渔洋文化品牌”。目前,一期工程对外开放,成为展示爱国主义文化、国学文化和廉政文化的重要平台,被省市专家认定为亮点工程和样板工程,称其为“优质精品工程,名人故居保护的现代典范之作”。近日,在山东省第二届十大精品陈列评选中,王渔洋故居从全省20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中脱颖而出,继忠勤祠后再获山东省十大精品陈列殊荣,成功跻身省内名馆行列。

  同时,桓台县在王渔洋文化的挖掘、传承、宣传方面亦是硕果累累。近年来,桓台县以做强王渔洋文化品牌为核心任务,先后组织力量修订了《王士禛志》,使其纳入《齐鲁诸子名家志》,创办了《王渔洋文化》刊物,并点校完成了《桓台清人年谱五种》,整理出版了《忠勤祠帖》、《新城王氏家箴》等20余部共计150余万字的历史文化典籍,对王渔洋文化的研究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桓台县文化部门组织创作的山东快书《说唱王渔洋》、歌舞《渔洋山人》等文艺作品,相继被搬上了渔洋文化广场展演、百场文化下乡的舞台,成为群众广为传唱的文艺精品。王渔洋文化成功入选“文化齐鲁创意山东品牌100”文化品牌、全市重点文化品牌名单,王渔洋文化内涵和品牌实力日益显现。

  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借鉴和融入渔洋文化,让现代景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已成为桓台城市发展的一大亮点。如今,漫步在桓台县城,处处可以感受到王渔洋文化的氛围:在红莲湖畔,渔洋先生神韵风格代表诗作令游客驻足沉思;在文体中心,《手镜》景观映出的廉洁爱民思想让人对渔洋情怀深深感叹。“在游玩中体味,在体味中受到感染,既增加了城市文化品位,更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渔洋,认识渔洋,从而能更好地展现出咱们桓台独有的文化底蕴。”在红莲湖游玩的67岁退休教师王义新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张希锋 永杰 成见)

http://sd.people.com.cn/n/2014/0824/c362915-22085294.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