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王渔洋学术研讨会22日下午在王渔洋故里淄博市桓台县举行。图为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原会长袁世硕在开幕式上致辞。梁犇 摄
中新网山东频道桓台8月22日电 全国王渔洋学术研讨会22日下午在王渔洋故里淄博市桓台县举行。在研讨会开幕式,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原会长袁世硕表示,希望学者在正规学术风气之下研究王渔洋,弘扬传统文化。
在全国王渔洋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古典文学泰斗、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原会长袁世硕表示,桓台有幸出了一位中国历史上一流的大师,在王渔洋诞辰380周年之际,桓台举办了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纪念王渔洋,“渔洋有幸是桓台人”。
袁世硕说,“我看了这次提交的论文,将近100篇,研究得很细,不仅在诗歌研究,不仅是神韵诗的研究,更拓展到了王渔洋的家世和各个方面。在诗歌评论方面研究王渔洋,拓宽了对王渔洋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诗歌的评论和研究。”袁世硕认为,此次研讨会的论文研究面很广、很深、很细,已经超过了过去的好几百年。
袁世硕指出,地方文化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学界研究。在遗存遗迹的发掘整理方面,桓台地方政府做了大量的投入。也正是由于地方的研究和学术界的研究携手共进存进了30年以来的王渔洋文化研究发展。
以严谨治学著称的袁世硕最后说,王渔洋研究正在升起,但并不一定要变成显学。希望研究王渔洋的学者们在正规学术风气之下弘扬传统文化。
http://www.sd.chinanews.com.cn/html/article/20140822/2014082217084230438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