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德州市图书馆 德州市尼山书院 尼山书院
德州市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记者9月22日从德州市图书馆获悉,德州市在全市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今年下半年,市级图书馆和县级一级馆将建成“尼山书院”。目前德州市共有齐河县图书馆、平原县图书馆、禹城市图书馆和陵县图书馆4个县级一级图书馆。也就是到今年年底,市图书馆和以上4个图书馆都将建成“尼山书院……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 杨硕)记者9月22日从德州市图书馆获悉,德州市在全市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今年下半年,市级图书馆和县级一级馆将建成“尼山书院”。目前德州市共有齐河县图书馆、平原县图书馆、禹城市图书馆和陵县图书馆4个县级一级图书馆。也就是到今年年底,市图书馆和以上4个图书馆都将建成“尼山书院”。
“尼山书院”是省文化厅在全省创新推进的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通过“图书馆+书院”建设,旨在充分发挥全省公共图书馆在传承文明、教育群众、引领风尚中的重要作用。
我市即将建成的5个“尼山书院”,在设施布局上实行“六个一”标准,即都有一个统一标牌,一尊(幅)孔子像,一个国学讲堂,一个道德展室或展板,一个国学经典阅览室或阅览区,一个文化体验室或活动区。
在活动内容上,主要包括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情趣培养“五个板块”,即广泛开展群众性经典阅读、诵读活动,推动经典诵读进学校、进社区;通过邀请当地专家学者开办国学知识讲座,向群众普及国学知识;通过播放视频、现场表演等形式,进行礼仪教育,普及雅乐和礼仪知识;举办道德模范人物讲座、先贤英模人物展览,深入社区、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敬老尊贤助残等公益活动;广泛开展琴棋书画和传统民间艺术传承活动,现场演示碑刻拓片、古籍修复等传统文化知识,通过文化体验和专业培训,培养群众的高雅文化情趣。
目前,齐河县图书馆已建成尼山书院,国学讲堂也已开讲,首期讲座邀请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傅合远教授。
记者了解到,市图书馆尼山书院建设工作目前也正在紧张进行,已购置《论语》《孟子》《二十四史》等500多种国学书籍,并在市图书馆老馆开辟了“国学阅览室”,道德展室首批将要展出的董仲舒、东方朔、颜真卿、邢侗等先贤资料也正在制作过程中。
相关链接>>
书院体制形成于唐宋时期,历经千余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书院日益普及,成为文人学士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等活动的机构,对中国社会教化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书院藏书丰富,本身就是一座大型图书馆,保存了大量的文献典籍,有效地延续传播了中华文脉。因此,图书馆与书院有相通之处。孔子晚年曾于洙泗书院整理古籍、修书讲学。他周游列国返鲁后,在此删诗书、定礼乐、系周易,聚徒讲学,被后人看作是儒学圣地和儒家文化的源头所在。尼山书院居于孔子出生地尼山之上,是山东的特色。
http://www.dezhoudaily.com/news/dezhou/folder132/2014/09/2014-09-2372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