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史学奥林匹克”首次走进亚洲

发布时间:2015-01-23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70000069.jpg\'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 徐玉芹)21日上午,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山东大学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8月23日至29日,有着“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山东济南举行,这是这一盛会自1900年创办以来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届时将会有数千名中外历史名家云集济南。

  之所以选择济南,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解释说,山东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孔夫子、孟夫子的故乡,这个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山东省政府对于此次大会的重视和支持,这也是中国史学会考虑的一方面。之所以选择在山东大学举办,他表示,主要是因为山东大学以文史见长,历史文化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很多优秀的教授,他们对于会务组织有着丰沛的经验和人力。

  据介绍,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设有82场研讨会,主要涉及四大主题:共同价值和人类的多样性;传统的延存与现代的变迁;世界的一体与文明的传播;西方中心观在世界的传播。
大会山东大学组委会主任、山东大学校长张荣认为,这次大会的成功申办,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次展示华夏文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绝好时机,更是山东大学国际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哪些史学研究获国际认可?

  中国史学会会长:这不好评价在记者提问环节,本报记者提问道,中国现阶段有哪些史学研究成就在国际史学界得到了认可?对此,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认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张海鹏解释说,尽管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我们有多部,也有各种专著,但这些书在国际上究竟有多大影响,他不好评价。“中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著作都是用中文写作的,西方各国历史学家中,除少数研究中国历史的之外,绝大部分都不懂中文。”张海鹏因此希望中国的历史学家,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历史学家学好外语。

  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原副所长陶文钊补充说,上世纪80年代他在美国学习的时候,非常吃惊地发现,很多美国搞历史、搞文学的人甚至不知道中国的鲁迅、郭沫若,而我们的中学生都会知道海明威、马克吐温。记者 徐玉芹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