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黄县路19号的时候,若不是墙上的红色简介字迹,这栋建筑也许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有着另一个身份—— 台静农故居。古朴的院落,斑驳的石墙,还有院子角落里肆意生长的竹子,都给它增添了几分雅致。台静农,不熟悉他的人,只知道他是一个作家,熟悉他的人,便知道他精通汉学、书法。
1903年出生在安徽霍邱的台静农本姓澹台,字伯简,原名传严,改名为静农。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早年系“未名社”成员,与鲁迅有过交往。曾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山东、厦门诸大学及四川江津女子师范学院,后为台湾大学教授,有《台静农书艺集》及小说、散文等书出版。1936年秋,台静农来到山东大学文学院任讲师。
台静农在青岛的住所再三变更,最终在黄县路与衡山路交叉口旁边的一栋小楼里找到暂时的归宿。当时的台静农年仅34岁,颇有些古雅风度,那个受托于时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之约的台静农已然不是当初徘徊在未名湖畔的那个青葱少年。多年积攒下来的阅历足以让他游刃有余地在讲台上开启学生们的心智。
如今位于黄县路19号的台静农故居虽然已经成为普通居所,但仍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想要一探究竟。
“忽惊此日仍为客,却像当年似隔生”是他对人生的总结,满满的都是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站在台静农当年走过的门口,忽感到这春日的阳光竟都充满了诗意。
http://bddsb.bandao.cn/data/20150410/html/64/content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