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市中迎来项目建设的春天

发布时间:2015-04-10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没有鞭炮锣鼓,没有彩旗飘舞,在未消的余寒中,市中区占地面积5000亩的南北康片区项目破土动工,30多台强夯机在工地上轰鸣作业。而这“第一夯”,也奏响了市中项目建设年的最强音。

  2015年的“争分夺秒”,源于2014年的“负重爬坡”。去年一年,市中区攻坚克难、积蓄能量:累计出让土地1729亩,比2013年增加了77%;相继策划、签约、启动了兴隆泛旅游综合体等6个投资过百亿的大项目;完成了绿地普利中心等高端商务楼宇建设……要素的聚集,为厚积薄发提供了强力的支撑。“今年,市中区将坚持以项目建设统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模式,举全区之力掀起项目建设高潮。”市中区委书记朱红方说。

  定位“项目建设年”把目标锁定在干成项目上

  “2015年,将是市中区项目建设实现突破、集中展现发展成果的一年。”市中区区长王勤光说,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的7栋高端商务楼宇将集中投入使用,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10大特色产业园区将加快落地,117个重点项目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市中区决定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模式,举全区之力推进117个重点项目建设,把心思集中到大干项目上,把本领体现在快干项目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项目上。突出“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市中区级领导干部对包挂项目负总责,各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一把手”作为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以超常规的工作状态,快节奏、高效率地推进项目攻坚;领导干部抓好项目开工、拆迁、引进等关键环节,真正在项目建设中做到能作为、善作为;各街道办事处成立相应的重点项目工作组,制定配套方案,出台跟进措施,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扎实推进各自确定的项目。

  资源要素加快聚集以项目建设拓展城区空间

  目前,市中区已经呈现出“老城空间释放、新区加快拓展”的新格局,城市发展进入加速建设和功能提升同步推进的新阶段。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市中城市框架基本成型、产业体系较为丰富、公共设施相对完善,通过相继谋划推进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10余个特色产业园区,引进落地香港恒生银行、中国铁塔公司、壳牌石油公司等一批总部型企业,资源要素呈现加快聚集的态势,已经处在从要素聚集向快速增长的过渡阶段。

  精准把握和适应新常态,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市中区将做精北部核心区,加快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建设,高标准改造提升英雄山国家级特色街区;做强中部拓展区,全力推进兴隆泛旅游综合体、南北康综合体等6个投资过百亿的大项目,带动70多平方公里片区开发建设;做美南部生态区,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康体健身、农庄度假等生态旅游休闲产业,加快建设一批农业园区。

  商务楼宇迎“井喷期”打造驱动转型增长的引擎

  绿地普利中心、润华国际财富中心、祥泰广场、山东书城、鲁能领秀城综合体、中海环宇城等7栋商务楼宇,今年将全部交付使用,建筑面积达113.3万平方米。“这一次投入使用的面积,基本相当于市中之前全部56座楼宇的面积。”朱红方说。

  在加快商务楼宇建设的同时,市中区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两轮驱动”。

  市中将依托特色产业园区、高端商务楼宇,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商务商贸、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由“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转变;创新管理运行机制,集中力量,靠上工作,尽快启动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一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扎实做好济南金融产业园对外招商工作,争取华润健康产业园等早日签约落地,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激光技术研发生产基地等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完善餐饮、购物、休闲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大停车设施、景观绿化的建设力度,加强楼宇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努力营造一流的商务环境。同时,结合南北康、四里村、中光明街等片区拆迁改造,新建一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聚集效应强的高端楼宇,打造一批金融楼、亿元楼等特色楼宇。 

jnrb.e23.cn/shtml/jinrb/20150317/1414401.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