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行走在“云端”的济南教育

发布时间:2015-04-10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在“云端”教育加快发展的当下,济南教育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数字教学资源,拓展信息化应用,促进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去年,我市实现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并通过了省教育厅的验收,市电教馆建设的126套全自动高清录播系统更是被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命名为“智慧泉城示范工程”。教育上“云”,济南教育将优势地区的名校、名师资源通过云平台分享到四面八方,无论市区学校还是乡村学校的师生,都能通过这朵“云”共享到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全市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

  实现全覆盖

  2014年5月,济南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现场会在历城二中召开,进一步推进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随后,市电教馆相继组织了济南市教育信息化网络教研、电子备课系统建设论证会、20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3D打印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济南教育教学办公信息化系统培训会等,共计培训1000多人次。市电教馆还完成了全市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并通过了省教育厅检查组的验收。另外,他们利用到区县、学校的机会,主动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为推动我市教育信息化进程和市电教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建设作用。

  据统计,去年我市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了为70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建设70套全自动高清录播系统的工作任务,以及所有新建录播系统骨干教师的应用培训工作,先后有300多人参加培训,完成了3000多课时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录制。此外,市电教馆建设的126套全自动高清录播系统被济南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命名为“智慧泉城示范工程”。

  826件优秀微课程

  全市共享

  信息技术是一块好钢,为将这块好钢用在刀刃上,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完美融合,我市面向广大教师开展了优质课、课件、网站的评比活动,在全省评比中,我市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并组织部分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分别到长春、厦门、银川参加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比赛,济南市共有82名老师获奖。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第十八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我市共有21位教师获奖。同时,市电教馆还与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联合组织了2014年济南市中小学优秀微课程评比活动,共评出826件获奖作品,并获奖作品上传到《济南教育资源网》供全市教师学习、共享。

  市电教馆与山东大学联合承办了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决赛,来自全国32支代表队约3300名代表参加了现场决赛。同时,组织开展第十五届济南市中小学电脑作品评选活动和第十二届济南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比赛,在全省中小学电脑作品评选中,我市荣获一等奖31件,名列全省前茅。另外,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济南选手荣获一等奖1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5个,其中高中组15名学生获得高考加分的资格,这是我市在该活动中获得高考加分(或保送)资格人数最多的一年。

  我省首批信息化试点

  济南占22席

  去年,我市推荐的22个单位被省教育厅确立为第一批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在此基础上,市电教馆不断总结推广历下区教育局、历城区教育局和历城二中3个国家级信息化试点单位工作的经验,带动了其他试点单位工作的开展。

  历下区开展了《基于云技术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建立了历下区教育云平台、分布式存储平台及“幕课中心”。在学生层面,由以往的课上听课、课后作业改为课前根据教师通过平台发布的课前学习包完成课程学习。教师层面,利用智慧教室系统和翻转课堂平台,实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缺陷,实现以学定教。

  历城区以资源建设为中心,以服务新课程改革、服务课堂教学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搭建“教师资源——学校资源——区域资源”三级资源平台。目前历城区已经形成了集上课、备课、评价各个环节于一体的内容丰富、持续发展、时时更新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和教育资源应用体系,实现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历城二中作为全国百所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学校,积极开展电子备课和网络教研,利用这一 开放式、互动式平台,老师们集体备课,借助评论留言交流探讨,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水平,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全面提高。

http://jnrb.e23.cn/shtml/jinrb/20150324/1417121.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