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化的监护病房介入手术现场
麻醉科科研鉴定达到同领域国际领先水平
内一科开展全国支气管镜培训班建设中的内科病房楼,病床将由700张扩容至1200张,进一步促进医院跨越式发展。□本报记者 李雪梅 通讯员 窦士俊编者按
在泉城济南,一提起儿科,人们就会想到济南市儿童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学科培育、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的投入,市儿童医院已将自身打造成为济南市乃至全省的儿科“龙头”医院——去年年门诊量达87万人次,外埠住院病人占57%;完成手术5781例,同比增长了18.3%;门急诊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99.52%,住院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98.26%。
2015年,是医院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医院步入“后三甲时代”,将紧紧围绕“注重内涵建设、突出重点学科、打造科研平台、加强交流合作”的科学发展思路,以强化医疗质量为核心,以医教研综合素质提升为内涵,以对外交流合作为延伸,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动力,以物流管理、绩效管理、信息化三大系统建设为支撑,科学调整服务结构,全面深化改革发展。
在众多因素中,患者最看重哪个?是门诊量,是抢救成功率,还是儿科各类疾病的治疗水平?得到的答案多数是后者,而且患者皆对其竖起大拇指。日前,记者采访该院的众多“高精尖”专科,探寻为人称道的“本领”。A呼吸介入专业 国内最大小儿呼吸介入科成立于2009年4月6日,是济南市医学重点专业,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儿童呼吸介入科室。这里的患儿来自全国各地,外埠患儿占76%以上。自2003年率先在山东省开展支气管镜诊疗工作以来,已成功为1.5万余例患儿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目前年内镜手术量约达4000例。
内镜室面积500平方米,拥有奥林巴斯儿童电子支气管镜、胸腔镜、冷冻治疗仪、氩气等离子治疗仪、电凝治疗仪、激光治疗仪、CPAP呼吸机、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等先进设备。科室先后率先在国内开展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冷冻治疗术、氩气等离子凝固术、电凝治疗术、激光与支架置入术。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科室逐渐被打造成为国内儿科呼吸介入专业化团队,并先后与院内心外科、胸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消化科、耳鼻咽喉科等联合开展呼吸科与多系统疾病的复杂手术,已经建立起多学科联合的工作模式。B重症医学专业 省内最早重症医学专业于2004年建科,是山东省成立最早的儿童重症监护科室。经过近10年的发展,尤其通过H1N1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危重症的救治,专业水平及规模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与发展。拥有2100多万元先进的医疗、监护设备,技术力量雄厚,临床危重症救治能力强。
本学科现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急诊科、危重婴幼儿转运系统、120急救中心儿童分中心。儿科领域各种先进的抢救、监护技术均已开展,对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健康的各种危重症如严重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中毒、ARDS、窒息、昏迷、惊厥持续状态、各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溶血症、HIE等的救治水平居省内领先。
通过转运系统每年转运危重患儿1000余例,转运半径500余公里。危重症患儿的收治规模与救治数量在全省小儿重症医学专业中位居前列。C脑瘫康复专业 国内领先康复科自1999年建科以来,经10余年发展至今,康复诊疗项目全面,技术力量雄厚、康复医疗设备先进,是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科室收治的疾病包括脑性瘫痪、语言障碍、智力低下、各种脑炎、脑损伤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发育迟缓、脊髓损伤等。患者来自黑龙江、浙江、新疆、内蒙古等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
配备有功能训练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引导式教育室、物理因子治疗室、多感官治疗室及婴儿氧舱室等,并拥有表面肌电分析系统、肌电生物反馈、脑循环治疗仪、构音障碍评估及治疗仪等先进的康复诊疗设备,总价值达200余万元,科室规模与工作量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儿童康复机构中均名列前茅,康复效果和发展速度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创下了康复治疗效果最好、治疗有效率最高的两项省内纪录。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技术及肺部康复治疗新技术在国内居领先地位。A型肉毒毒素注射是一种快速有效而又安全系数高的缓解痉挛的方法,注射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可很快缓解痉挛,短期内患者的运动功能会有较明显的改善,明显缩短了住院疗程,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D小儿哮喘专业 国内先进科室年专业门诊量近1万人次,外埠病人住院比42.6%,疑难、危重病例占49.6%,抢救成功率100%;特别是在哮喘危重症救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慢性肺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间质性肺炎等方面总体水平居国内先进。
拥有德国耶格和森蒂斯多功能肺功能仪、immuno-CAP变应原检测系统、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仪、食物不耐受检测系统、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等先进设备及适用于各年龄组使用的雾化吸入装置。在省内最早应用GINA方案开展小儿哮喘的吸入疗法和规范化管理,率先开展了儿童支气管镜技术、全年龄段肺功能技术、uni-cap体外过敏原检测及食物不耐受检测、呼吸道病原学监测等技术。
近5年科室基础建设投入2000万元。在哮喘危重症救治方面,住院急性发作患者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哮喘重度发作、哮喘持续状态抢救成功率达100%;在呼吸道疾病方面,致力于重症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喘息性疾病和先天发育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在慢性肺疾病管理方面,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间质性肺炎等疾病,采取规范治疗,建立随诊机制,达到规范化管理。
E儿童保健专业 优势领域
儿童保健专业下设6个中心,6个二级专业。6个中心分别为山东省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山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济南市多动症诊疗中心、济南市儿童健康管理中心;6个二级专业为社会保健专业、早期发展指导专业、心理卫生专业、生长发育专业、营养专业、健康体检专业。“儿童心理卫生”、“儿童营养”两个领域是儿童保健所多年来明确、稳定、具有优势的研究方向。
儿童保健所现有医师27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5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职称10人,平均年龄40.5岁。5年来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50期,其中国家级4期、省级5期、市级41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或培训班40人次;外出进修19人次。2006年4月被邀请参加第二届国际妇幼保健学术会暨2006全国妇幼保健学术大会,并做题为“社区儿童保健”大会发言;2008、2009年参加第三届、第四届儿童保健高层论坛,并大会发言;2011年在全国儿科年会上进行大会发言;被邀请在全国学术会议及培训班上做主题报告或讲座12人次。
2015年医院预期发展目标是:业务收入增长10%,门(急)诊量增长5%,出院病人增长5%。各类手术增长15%,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比不高于42.56%。病人满意率达到96%以上。行政办公支出及水、电、暖、气等各项消耗指标增幅较业务收入增幅降低3%;职工个人收入较去年增长6%。
2015年度十大计划任务如下:
1.巩固并发展三级甲等儿童医院评审结果,建立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
2.加强与全省地市级妇保院、儿童医院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双向转诊,构建区域性儿童医学中心。
3.全面启动山东省十大专病专科医院申报工作,促进优势学科联合。
4.完成内科综合病房楼主体工程,启动内装等的招标工作。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依法治院廉洁行医。
6.强化物流管理、绩效管理、信息化三大保障体系建设,助力医院可持续发展。
7.全面深化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建设,提升医院科研教学水平,创建精品医院。
8.引育并举,建设适应三甲儿童医院发展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9.强化学科引领辐射能力,完成全球授权的国家儿童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基地、国家Ⅳ级儿内科呼吸内镜培训基地、省级小儿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省级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等创建工作。
10.总结“十二五”,规划“十三五”。
医济苍生 润泽百姓贴心服务赢得患者信赖
要医济苍生,除了要有大医精诚之心,还要有细致入微的温馨服务。济南市儿童医院扎实开展党风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切实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开展“银行医院”合作项目,增设“自助医院”查询、储值一体机,为来院患者带来了更多便利;向全院职工提出倡议,“下雨天给孩子打把伞”,坚持雨天行政工作人员为来院就诊患儿撑伞,为患儿进出医院提供方便;进入冬季门诊输液患儿增加,行政职能科室组织科员赴输液室一线协助工作,38位护士长及30余名穿刺能手加入应急队伍,缓解门诊输液压力,保障重点部门医疗质量及安全;投入近70万元对腹泻门诊、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进行改造,改善病人就诊条件,优化门诊流程……一系列贴心举措为老百姓就医方便开展起来。
多年来,儿医人秉承“关爱儿童,惠润未来”的医院精神及“德、慈、博、精”的院训,始终贯穿“把工作做成作品,将服务融入人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打造先进的医院文化,构建独特的服务体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健康权益、保证儿童身心健康,作为医院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提升服务能力入手,扎实推进国家级区域性儿童医学中心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康复科、儿保训练、门诊静配等业务科室搬迁调整及门诊连体楼加层扩建、康复科外租房整修改造、医技楼改造装饰等配属工程,对旧病房楼实施了拆除。目前,新建内科病房楼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医院总建筑面积将达10万余平方米,开放床位1200余张。
http://jnrb.e23.cn/shtml/jinrb/20150527/14425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