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湖龙舟大赛,选手们奋勇争先。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大明湖公园,工人将十几艘龙舟从湖底打捞出来,预备维修,备战龙舟赛。(资料片)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进入6月,转眼就到了端午节。端午节起源于南方,但它和济南却因为大明湖中的几艘龙舟,而紧紧联系了起来。自1993年以来,大明湖龙舟赛已经举办了十几届。在北方举办如此规模的龙舟赛,济南算得上是第一家,而在这其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出现。
口述人:任正 大明湖景区原工会主席 大明湖龙舟赛初创者
记录人:本报见习记者 高寒
6艘龙舟千里迢迢来明湖
大明湖龙舟赛的出现,是与济南旅游业的发展分不开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200多家各式各样的旅行社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济南冒了出来。各大企事业单位也开始组织人员集体出游。每到周末,明湖路上的大客车都会排成长队。
上世纪80年代末,大明湖已经开始举办荷花节。但我们景区的主要工作还只是停留在园林绿化美化方面,有游客也向我们提出来能否增加一些活动,年年举办,常见常新。景区当时也完成了改制,改成自收自支,因此我们也需要一些活动来吸引更多游客。1993年初,我在福建看到了当地居民举办的龙舟赛,想到大明湖也有这样的宽阔水域,就萌生了举办龙舟赛的念头。
举办龙舟赛,第一个难题就是龙舟从哪里来。当时一个叫陈登平的福建小伙子在大名湖旁经营一个游乐设施,是几个龙舟形状的转盘,我便向他打听龙舟制作的事儿。现在想起来南方人真是会做生意,其实他当时根本不知道咋做,但还是想都没想就应下了。接着他就回乡找到了制作龙舟的人,按照我们的要求动起了工。几个月之后,6艘龙舟就来到了大明湖里。
陈登平做不了龙头,我们就找了济阳的一个厂子。他们先将龙头形状做出来,再在表面粘上玻璃钢。由于他们根本不熟悉龙舟的特性,做出来的龙头特别沉,4个男子才能抬动。这样的龙头放到窄长的龙舟上,即使沉不下去,走起来也是歪歪扭扭,根本没法下水。厂子重做了好几次,打薄了玻璃钢后,这6艘龙舟才算真正上岗。
百名职工头顶烈日苦操练
有了龙舟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培养出会划龙舟的人。别看大明湖也有船,但龙舟和它有着天壤之别。在广东、福建等地,龙舟已经成了村庄、乡镇展示“肌肉”的工具。龙舟比赛的氛围非常浓,而咱们大明湖传统的船户仅是把船当成交通、谋生工具。把一个龙舟放他们面前,谁都玩不来。
龙舟到了,园林局也已经决定要在当年举办龙舟比赛,那我们大明湖就得首当其冲操练起来。好在大家都没见过龙舟,很多人跃跃欲试地想上去,再加上那个时代,人人都以集体为重服从安排。就这样,男的45岁以下、女的40岁以下全员上阵,140多名员工组成了七支队伍,我们就这样硬着头皮在大明湖里划起来了。
当时的龙舟较大,一艘船上有18个划桨的,再加上鼓手、舵手和指挥,总共21个人。当时正值6、7月份,太阳很毒,那么多职工硬是从早练到晚,即使是60多位女职工也很少有主动退出的。这要换到现在就没那么容易了,小姑娘白天出去逛一会儿街,还得遮脸打伞抹防晒霜,谁还能去划船?
在当时,如济南铸管厂、旅游局等单位也组织员工来训练,就是为了能给自己单位争荣誉。就我们大明湖队来说,一般在舵手位置上都选择大明湖的船户后人,他们从小会水,也懂得操作方向。其他队伍也类似,都安排略微熟悉水性的人当舵手,其他位置上很多都是连水都没下过的“旱鸭子”。当时谁都没想到这样做的危险性,也没有相应的救援人员,这一点在后来差点酿成大祸。
两次翻船险象环生敲警钟
1993年的一天,和往常一样,大明湖后勤处、财务处等几个部门在湖中训练。负责后勤处掌舵的职工还没彻底掌握龙舟的特点,一个急转舵后,整个龙舟立马就底朝天,几个员工就被压在了船底。翻船地在湖中心,水最深,非常危险。岸上的人只能干着急,其他几艘船则很快冲过去救援。
鼓手抱着漂起来的鼓,却因为那东西上下起伏很难抓住,最后干脆放开。几个号称会水的人到了这时也都没了本事,自救都难,更别提救别人了。不会水的人只能死死抓住龙舟,救援人员都掰不开手。花了很长时间,落水的人都被捞起来送到了湖心岛,我们也顾不得好不好意思,赶紧对喝水多的人进行了人工呼吸。万幸的是没人出事儿,但在那之后,单位就不再让不会游泳的人去划船。在训练时也配备了救生船,还请了福建老师专门过来培训。
那一年,园林局牵头,济南市总工会、旅游局、体育局等下属的十几个单位来参加了第一次龙舟大赛。在北方组织这样的龙舟大赛,咱大明湖可是第一家。当时大明湖岸上站满了人,大家也分不清楚谁是谁,就是使劲加油。
2004年的龙舟赛,高新区代表队第一次参赛。为了打出名堂,他们招募了一批退役的皮划艇运动员,早早就喊出了夺冠的口号。虽然气焰嚣张,但其实皮划艇和龙舟根本是两项运动,操作技能完全不同,再加上退役运动员大多身材发福,也犯了龙舟赛的大忌,而这埋下了危险的隐患。
比赛时,大明湖队和高新区队遥遥领先,大明湖队更快出一头。在大明湖队即将冲线时,舵手用余光扫了眼身后,发现紧追其后的龙舟突然消失了!舵手马上将龙舟掉头,其他龙舟也都赶过来查看情况。原来高新区队速度快、重量大,且用力方式不对,龙舟受力方向变得太靠下,竟然直接钻进了水里。又是一番施救,才将他们拉上来。
在数人时有个小插曲,当时数了数少一个人,我们当时都快吓瘫了。“难道那伙计还在水底下?”好几个水性好的人立马跳下了水。后来不知为啥人又齐了。至于原因,目前有俩版本。一个是数人的队长自己在船上,没数他自己,另一个是有个人跑去了厕所换衣服。不管怎样,这次事故可是龙舟赛里最惊险的一次。从那时起,安全被我们更加重视了。
花样翻新更多队伍来参赛
大明湖龙舟赛自1993年开始,除了泉水停喷那几年,年年举办。龙舟赛办了几届后,无论是参赛队伍还是赞助商,都非常重视。很多企业积极参加,一是为了增强员工凝聚力,二是打响企业的牌子。玉泉森信酒店、微山湖酒店,园林局的红叶谷、千佛山等单位,头几年每年都组队参加。一支特警队伍也将龙舟当成了训练项目之一。
赞助商也找到了我们,北京的一家公司有一年出价10万冠名龙舟赛,足见比赛的分量。今后的龙舟比赛,赞助费也多多少少一直能拉到。利用这些钱,我们更换了3个批次的龙舟,也增设了一些奖品。目前的龙舟变得较小,船体更加结实,船桨也变成了轻便的金属桨。最初的时候,400根木头桨练上几个月,也就能剩下七八十根。
大明湖龙舟赛出名后,其他北方省份纷纷效仿。天津海河龙舟赛,内蒙古的一个龙舟赛都是我们过去指导的。而大明湖龙舟赛自己的花样也越来越多。原本的龙舟赛是选在7、8月份,因为那时天气暖和。后来我们就沿袭传统,将其改到了端午节。除了传统的比赛模式,我们还会举办高校对抗赛、城市对抗赛、中外对抗赛等活动。山大对山师、济南对聊城等较量都在这里上演过。
现在年轻人划龙舟的越来越少,这主要是因为划龙舟太苦。一般练一个月,不掉十斤肉教练都觉得你偷懒,现在的小伙子小姑娘一个个娇滴滴的,谁能吃这苦?但龙舟其实非常磨炼人,除了锻炼身体,划龙舟还能增强人的意志力,最关键的是能够让年轻人学会团结协作。
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50623/ArticelB06002F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