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再不能对历史虚无主义听之任之

发布时间:2015-08-25 10:02:11 发布来源:法制网2015年08月25日 作者:谢逸飞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谢逸飞


  近年来,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时不时泛起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尽管这股思潮还不能动摇、主导主流思潮,但是非常刺眼刺耳,干扰、消解着社会正常的思维习惯和认知研判,如果不及时给予揭露和疏导,势必搅乱社会普遍心理感受,造成不可设想的严重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网信办、共青团中央推出的“阳光跟帖”行动无疑是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拨乱反正,来得非常及时、非常解渴。


  清代学者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消解了自己的历史文化,那么就失去了灵魂。虚无历史的要害就在于瓦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使之无所适从进而失去安身立命的心灵根基。没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没有自己的精神依归、价值坐标和判断标准,一个国家和民族也很可能会被兵不刃血地拱手葬送。


  今天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宣传员。消解、虚无历史的门槛和成本都很低,发一条虚假的微博或者微信,也许就会引起蝴蝶效应,最终演变成为一场舆论危机。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不断遭到嘲讽、解构和围剿,也不断引发社会一次又一次地质疑和忧虑。胡扯刘胡兰是小三;质疑黄继光堵枪眼;火烧邱少云不符合生理学常识;称共产党抗日战争消灭日军仅仅851人,并且附有死者姓名、年龄、家乡、部队番号、死亡地点、被谁所杀等所谓的详细纪录,如此等等。这样的虚无历史,杀伤力很大、破坏性很强,犹如一锅鲜汤丢入一粒老鼠屎,倒了人们的胃口,瞬间造成英雄人物的轰然倒塌。长期以来的历史教育和历史传统,由此形成的社会认知和思想共识,被冲击得荡然无存,中华文化基因被因此篡改。


  历史和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没有历史和文化的复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华民族必须倍加珍惜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维护中华民族的英雄形象,巩固我们自己的文化家园,驱除历史虚无主义的阴霾,塑造独立自由高尚的中华灵魂,使中华民族能够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显然,我们再也不能对污蔑英雄、虚无历史的行为听之任之。互联网抑或移动互联网,我们不去用正能量占领它,有人就会钻空子用负能量占领它,两者必居其一,不存在真空地带。庆幸的是,“阳光跟帖”行动提高了我们的防范意识,也给我们创造了历史机遇、打造了斗争平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在8月23日,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也在最近一个多月,台湾地区前“总统”李登辉先后抛出“台湾人感谢日本统治”、“钓鱼岛是日本的”、“70年前日本和台湾是同一个国家”、“台湾抗日不是事实”等荒谬言论。针对李登辉这种认贼作父、恬不知耻的汉奸嘴脸,如果我们不研究借鉴历史以增强政治智慧、深入进行揭批,那么毒害的就是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如果我们不用阳光正能量压倒歪门邪说,那么就是严重的失职渎职,历史迟早就要追究我们的责任。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维护文化安全必须寸步不让。因为,“你若光明,网络便不黑暗”;你若阳光,阴霾就会被驱除。

http://www.legaldaily.com.cn/commentary/content/2015-08/25/content_6238372.htm?node=33188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