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3日开始在济南召开,圆了中国历史学界一个百年梦想。25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他认为,在济南召开这次盛会非常合适。就这两天的会议来说,各方面的反映都很好,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希耶塔拉教授对主题会议表示满意。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3日开始在济南召开,圆了中国历史学界一个百年梦想。25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他认为,在济南召开这次盛会非常合适。就这两天的会议来说,各方面的反映都很好,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希耶塔拉教授对主题会议表示满意。
我们的大会非常有特点
张海鹏在采访中表示,跟前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相比,我们的大会是非常有特点的大会,有很多“第一”。
1、大会开幕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贺信并致辞,这是以往历届国际史学大会上都没有的。
2、注册参会人员达到2600多人,国别在90个以上,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
3、“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书写情感的历史”和“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3个主题是以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没有过的。
4、大小会议有175场,包括两个平行会议和5个卫星会议,在历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是最多的。
5中国学者主持的会议有16场,中国学者组委评议人或者论文提供人超过70人。中国学者的参会规模创历史新高。
6、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报道,这在以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是没有的。今年大会志愿者也是一大亮点。
中国历史学界需与世界接轨
记者提出,为什么中国要办一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张海鹏解释,中国与很多国家为邻为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史学会一直追寻国际史学会的步伐。历史学作为一门知识是没有国界的,中国人需要了解世界是怎样看待中国历史的,世界历史学家是用什么样的理论方法,这些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有参考作用,所以中国历史学界需要跟国外交流。
济南举办大会历经波折
张海鹏介绍,本届大会能够在济南举行也是经历了很多波折。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时中国提出了申报,要在济南办会。当时不少学者质疑,为什么要在济南召开大会?他们表示,只知道中国的北京上海,不知道济南。
张海鹏回应他们说,“我们现在开会的地方是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人口70万,济南人口500万,具有更多的传播性。济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也是开国际会议的好地方。”
在代表投票环节中,要先宣布反对票,主席首先宣布,反对票8票。张海鹏笑着说:“我心里当时‘咯噔’一下。因为当时只有中国一家申请国,如果不能通过,我就要站起来声明,严厉谴责欧洲中心主义!不过幸好最后赞成票超过多数,我就没有必要起来发言了。”
http://news.e23.cn/content/2015-08-26/2015082600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