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于永杰,实习记者 秦帅 山东报道)在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期间,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接受本报采访,在响应内地网民关于抗日战争国共两党功劳的激烈争论这一问题时,他坦言这种争论通常发生在并非从事严肃学术研究的史学家之间,「带有很强的情绪性」。张海鹏强调,两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互相取代。
作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专家,张海鹏说抗战期间中国存在两个领导中心,并行不悖,「国民党当时掌握政府,手下有军队,能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他应该承担抗战的主要责任。」他称,实事求是地评价,国民政府在国力不如日本的情况下,把几百万的敌军拖在中国战场上,阻止了日本和德国军队的合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但国民政府也有不可否认的缺点,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后,其内部出现了动摇甚至是投降。而这就需要始终坚定抗日的共产党的存在,来进行批评督促。张海鹏表示:「国际历史学会的秘书长弗兰克教授在会议期间就反思,为什么德国在欧洲发动战争时,法国只抵抗了六个礼拜就宣布投降了。我认为中国正是得益于两个领导中心的存在,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一半的兵力。」
当前历史教材涵盖正面战场
当被问到有人议论内地历史教科书遮蔽了正面战场,张海鹏强调:「当然我们再往前二十年、三十年,可能在这方面有不够的地方。说现在我们的教材遮蔽了正面战场,我认为是没有根据的。」他说:「我本人作为(编订)中国近代史教材的首席专家,我们编的全国大学历史专业近代史教材,有大量的篇幅讲正面战场。此外我去年多次参加教育部中学历史课本的审定会,当中也有大量的篇幅讲正面战场,从来没有遮蔽正面战场。」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8/27/CH1508270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