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高校党建历史上的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需要我们全面把握,逐层推进,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应把握好以下六方面内容。
高举一面旗帜。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面旗帜管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面旗帜牢牢地高高地举起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立足两个群体。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具体到高校而言,教师和学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重要群体。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这两个群体,做到两个群体齐头并进,抓好两个群体的培训教育引导。对教师群体,要在政治上主动引导、专业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促进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对学生群体,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注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着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紧扣三个问题。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这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刻把握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三个根本问题,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构建四大支柱。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构成了一个宏大体系,形成了一个顶层设计,铸就了一个宽阔平台,其支撑基础在于四大坚实支柱:一是培养目标坚持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办学方向做到四个坚持不懈,即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三是学生教育引导把握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四是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四个统一,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担当五项使命。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面对这一形势,高校必须要肩负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五项重要使命,与时俱进、担当责任、深化改革、创新创业,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
做好六项工作。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紧密地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战略部署,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通过主题教育、典型选树等途径,引导师生党员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宣传思想阵地管理,积极监测研判引导舆情,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严防宗教渗透,防范和抵御校园传教,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二是全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围绕提高育人质量持续发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创新教学方法,把教师教学、课堂纪律和学生管理的工作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大力推进学校与社会共建工作。在已经启动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法学院的工作,在组织管理、制度保障、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配套保障上出实招、出硬招,搭建好坚实平台。四是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按照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要求,推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创新体制机制专项改革方案,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原创能力、对时代的思想引领能力、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能力和国际学术影响力。五是着力推进新媒体与思政工作相融合。加强“两微一端”建设,利用微博、微信、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围绕师生、贴近师生、服务师生,推进思政工作能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进新媒体发挥其思想政治工作重要阵地的功能。六是着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中坚作用,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凝练弘扬办学宗旨、校风、校训、校歌文化,培育校园文化成果和品牌,从理念、制度、环境、活动等方面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深刻把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