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甲骨卜辞(王焕 摄) 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刻字陶片(王焕 摄) 山东长清仙人台遗址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方壶 (王焕 摄)大型仿铜浮雕壁画墙中医药标本 汉化石图样 各种药臼子鲁锦艺术馆民间剪纸馆织布机 工作人员讲解汉化石像的故事。(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实习生徐瑶瑶 摄)
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被公认为是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博物馆始终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连,与其说博物馆展示的是器物,不如说是一段段内容丰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博物馆独特的文化底色,使得建立在大学校园内的博物馆更有看头,也更吸引人。日前,记者就分别探访了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和山东艺术学院的博物馆,为您细数高校博物馆的3宗“最”。 山东大学——文物馆藏量最多 目前,分布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内3个楼层的博物馆,是2011年10月为庆祝山大110周年校庆而精心布置的。根据山大博物馆官网信息,新馆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每年接待的来访者多达2万人次。 “目前,山大博物馆的常设展览有3个,分别为校史展、艺术展和文物展。”山东大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山大博物馆主要是依托优势学科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的丰厚藏品资源建立,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考古文物收藏为特色,包含有校史陈列、书画艺术陈列等内容的综合性博物馆。 要知道,山大的考古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1972年,在早期的考古研究基础上,山东大学开设了考古专业。如今,山大考古系在全国排名前三,历年来考古师生们调查发掘出土的考古资料都是山大博物馆的珍贵馆藏。在山大人看来,文物展可不仅仅是一个参观的地方,更是山大考古系学生的第二课堂和实践基地。 正是基于此,位于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27层的800平方米文物展便成为山大内最具特色的展览。这个展览以各时代的遗址发掘为主要线索,分成了“文明之光”“东方重镇”“邿国寻踪”和“春华秋实”等4个部分,将沉淀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进行一一展现。 “我们的博物馆目前馆藏的一级文物有16件,这个数量,称得上是高校博物馆中馆藏量最多的,甚至可以与市博物馆媲美。”该负责人说,文物展馆中展出的绝大部分文物都是由山大考古系师生在历年的考古教学实践中发掘出土的数万件文物中挑选出来的。比如,文物展厅中的“邿国寻踪”部分,展示了很多济南长清仙人台邿国贵族墓地中发现的青铜器等,部分展品还是山大教授参与修复的。 揭秘 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的小伙伴,一定对博物馆背后的故事感兴趣,因为每一件被精心摆放在展馆里的展品,都需要有一支精悍的“护卫队”。 在山大博物馆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负责对本馆藏品进行科技保护修复和科学化库房管理。“保护和修复文物本身只是一个部分,因为文物的本体就是信息的载体,保护和修复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的保护和读取。”保管研究部负责人史本恒说,学校考古系的学生会来参与馆藏文物的建档等工作,建档修复和保护的过程,就是一个重建古代社会文化的过程。 按照文物部门的规范操作流程,山大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藏品不仅需要有库房档案,还需要有专属于文物本身的保护修护档案。从修复前到修复后的照片,从文物的病害情况到文物修复方式,修复的每一个步骤,修复使用的每一种材料,文物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记录在册。可能建档没有实际修复这么“惊心动魄”,但其实给文物建档也是一个需要耐心、需要功力的工作。“在建档之前,需要对这件器物有足够的了解,就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这件器物。”史本恒说,建档拍照的过程中,需要对器物的每一处细节进行观察。比如有些器物上会残留“印痕”,建档人员要进行细节拍照、观察,了解这个印痕形成的原因,通过这些还原一段历史,了解一种古代民俗。“有时候给一件青铜器建立保护修复档案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这也是高校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作用,毕竟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触摸到历史的脉动。”史本恒说。 山东中医药大学——最直观揭秘医学与生命 山东中医药大学发轫于长清灵岩。厚德怀仁、博学笃行,几代山中医人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学科探索的道路上孜孜矻矻,皓首求真。同样是基于学校优势学科建设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可谓将“中医”二字展示得淋漓尽致。在中医药人看来,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正是其精粹部分。 一走进位于中医药大学西北角的博物馆,气势磅礴的大型仿铜浮雕壁画墙就让人眼前一亮。“这个作品是我们的老师创作的,用4个小故事串联起扁鹊从学医到行医的整个过程。”博物馆副馆长魏本征说,之所以选择“扁鹊”,是因为扁鹊是正史中入传的第一位医家,被称为方者宗,所谓“方者宗”,即医学之宗,医家之祖。另一个原因则为“本土”,经考证,扁鹊还是长清人。2015年开始筹建博物馆的同时,学校还规划了扁鹊文化广场等,让中医文化“有根有据”。 据介绍,整个博物馆共分4层,一层为中医馆,共10个展厅,从齐鲁文化到山东中药企业代表宏济堂,无一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二层为中药馆,菏泽丹皮、泰山赤灵芝、济银花、阿胶……展厅里陈列着齐鲁十大道地药材,“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一种药材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产生的药用效果也会有不同。”魏本征说,这10种是在业内被普遍认可的。展馆内还设置了中药标本展区,从动物标本,到植物标本,偌大的展厅为参观者一一展现。 “目前我们的校史馆正在布展中,按照我们的计划上半年就可以完成。”魏本征说,这个位于三楼的展馆将全方位展现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发展。 若说最吸引人的展馆,应该算是位于博物馆四楼的生命科学馆了。这个展馆共包括7大标本展区和1个交互活动区。有550余件标本,全面地展示了人体构造。这些标本中有11件是大型人体全身标本,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器官和人体系统标本,所有标本均为人体真实标本。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精心设计了“体验式”互动环节,参观者可利用高科技在大屏幕上解剖人体器官,达到360度无死角观摩。目前,这个神奇的医学博物馆还在整体布展中,今年就将正式对外开放。
揭秘 “在布展生命科学馆时,我们的专业老师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实地探访了很多家标本制作单位,我们希望这里可以作为学生们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魏本征说。 生命科学馆被分为7个展区:“生命之源”由胚胎、泌尿和生殖三类标本组成;生命之美则主要展示运动系统标本,以塑化标本突出人体精密的运动构造;生命之本以呼吸和消化系统标本展示为主;生命之光展示的是神经系统标本;生命之河则展示了71件心血管系统标本;生命之惑展示了病理标本、畸形标本和护理标本,让人深思生命之脆弱。 展区的第7部分——生命之脉,展示了针灸断层标本和经络演示。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全身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来治疗全身疾病。“我们的祖先很早就通过气功修炼和针灸实践发现了经络,通过标本可清楚看出十二正经、督脉、任脉的走行。”魏本征说。记者注意到,这一展区不仅有全身矢状针灸穴位断面,还有全身水平针灸穴位断面、全身冠状针灸穴位断面的标本,将国家标准记载的人体830个穴位和409个穴位名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多角度呈现。 《素问·宝命全形论》有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和气化生为人,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认识人体、珍爱生命、呵护健康是生命科学馆的主题。 山东艺术学院——3环7馆呈现最多艺术元素 再来看看最有艺术气息的博物馆,这个位于山东艺术学院长清校区的博物馆与图书馆相依而生,称得上是具备最多艺术元素的主题博物馆。“我们的博物馆有7个特色专题展馆,包括校史馆、山东汉画像石艺术馆、水墨画馆、京剧戏衣馆、教师作品陈列馆、山东鲁锦艺术馆、山东民间剪纸馆。”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馆长高文辛说。山东艺术学院的图书馆有外、中、内三环,7个特色展馆“散落”在图书馆的三环,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以图书馆与博物馆相结合的院校,博物馆的设置体现了共享空间的结合。 “这里的每一个展馆都各具特色,单说汉画像石,我们的馆藏量就称得上全省第一,目前在展馆内展览的有52块,学校收藏则超过190块。”高文辛说,每一块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块都展现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除了山东汉画像石艺术馆,京剧戏衣馆也称得上是“低调的奢华派”。“别看这个展馆小,这里的每一件戏服都是手工缝制,一件成衣的缝制至少需要6个月。”高文辛说,不仅如此,部分戏服上的龙、凤很多都是金线缝制,也正因为此,时至今日,戏服还熠熠生辉。显然,这已不仅是一间京剧戏衣馆,当你了解了这其中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也是一间展示中国刺绣魅力的展馆,更是一间窥探我国古代戏剧文化的展馆。 “由于图书馆的特殊三环构造,我们正在进行文化长廊的打造,我们希望学生们不仅在这里了解艺术,更可以在走廊内欣赏到身边的艺术创作。”高文辛说,很快,博物馆的走廊内将设置学生作品展区,并在部分区域陈列古代明清复制品,供学生欣赏临摹 揭秘 在山东民间剪纸馆,高文辛指着挂在墙上的几张黑色剪纸图样告诉记者,“这叫熏图,称得上是最古老的‘复印’技术了。”高文辛说。剪纸技艺也有高低之分,尤其是民间,当人们发现了好看的图样,就希望把这个图样保存下来。于是,人们会将好看的图样放置在纸样上,然后悬空在蜡烛上方进行熏烤,反复熏烤后,剪纸的图案会被印染在衬纸上。“可别小看这个过程,掌握不好技法就会出现纸张被点燃,或者熏图不完整的情况。”高文辛说。 在古代,剪纸对于姑娘们而言可以说是最美妙的装饰,从窗花到配饰盒子的装饰处处都是那个年代的少女心。“这不仅是一种美,还是一种智慧,古代人还会将剪出的猫等图案粘贴在米缸上,用来吓唬想要偷吃的老鼠。”高文辛笑言,走进来细细品看,会发现艺术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