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大有个“江湖六侠”的传说

发布时间:2017-04-27 08:06:00 发布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尹爽

张昂贵在坚持曾长发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尽早想明白 干 什么,别一路迷茫着前行。陈帅琦早点 准备,会让自己更从容。江飞我 觉 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挺重要。袁嘉锴喜欢就去追,想做就去做,别让自己后悔!

  上下铺的兄弟竟然默契地穿了同款,为此他们特意拍照留念。(袁嘉锴供图)

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有这样6个大男生,他们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目前正在为各自的毕业作品奔忙。他们彼此见证4年来的成长,并肩走过最难熬的“备战考研期”。最近,他们的宿舍因为是2013级为数不多全部考研成功的宿舍而备受瞩目。他们中的3人选择出国深造,另外3人则分别考取了自己心仪导师的研究生。

一起努力的兄弟 正在计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

说起整个宿舍都考研成功,6个大男生也挺自豪,“和我们宿舍比较轻松又很团结的氛围有关吧。”当了4年舍长的袁嘉锴说。备考期间,大家都比较辛苦,回宿舍晚的就会在微信群里问一句要不要帮大家带宵夜。大家选择考相同专业的研究生,一些共性的问题也会经常一起讨论,复习资料也会共享。

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学校和学院也给予了他们很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据了解,为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院从大一开始,就会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辅导员也会经常以宿舍为单位与同学沟通,交流个人目标、具体做法以及进展情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身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斌挺为自己学生取得的成绩骄傲的。“院里2013级本科生有110人,截至目前,保送研究生22人,顺利考取研究生的有39人,拿到国外高校offer的有11人。”王斌说。

目前,6个男生正在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做准备,虽然已不需要每天早出晚归自习,但需要经常在实验室做实验。“前两天刚从泰山回来,去取大气样本呢。”袁嘉锴说,我们都希望给母校和自己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毕业作品。还有两个月就要毕业了,几个大男生有很多不舍,对培养了自己的母校,对即将天各一方的彼此。“最近我们在计划一场毕业旅行,目的地选在了成都。”袁嘉锴说,因为大家都没去过,而且好吃的多。说着几个男生开心地笑了。

结伴自习各有策略5个月“晋级”中科院、山大准研究生

“我和老四大概大三就确定考研了,所以20167月开始复习,也还算按部就班。”景昶衡说。这位中科院生态中心的准研究生在宿舍按生日排行老五,在他看来,研究生考试不过是一次大型期末考,复习战线并不需要很长,有效率、有计划地完成就好。

在这方面,老四陈帅琦显得更“淡定”,这位山大的准研究生“任性”地把复习分成了710月的“学一天玩儿两天”阶段,以及10月到考研前的“紧锣密鼓”阶段。别看俩人说得云淡风轻,他们所谓的“不紧凑”其实也是相对而言。毕竟他们每天8点就已坐在自习室了,直到晚上10点左右才回到宿舍,除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基本都在为考研做准备。

和两个早就规划好求学路的舍友不同,另一位山大的准研究生、宿舍老大曾长发则经历过一次选择。“之前想试着找工作,如果找到了对口又合心意的工作,大概就会放弃考研。”曾长发说。几家公司面试下来,他意识到,想在“环境工程”领域有成就,需有足够的技能和学术水平。于是,他便和另外两人一同开启了“早出晚归”的复习模式。“我大概会按照考试安排,确定复习内容。比如考研时上午考数学、下午考英语,那么我就会这样安排自己的复习内容。”曾长发说。

选择出国进修参与科研、校会活动都是“加分项”

“大二就决定出国读研了,那时划定的范围是美国排名前50的高校,我的托福成绩是101分,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得分318分,很幸运我收到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offer,这是一所排名前10的高校。”宿舍排行老二的“宅男”张昂说,他将继续攻读环境工程专业。在他看来,要申请出国,有一些前期的积累必不可少,比如要申请到好学校,不仅需有漂亮的成绩,还需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和活动经历,他在校期间就作为第二作者发表了一篇SCI论文。

宿舍老幺,1995年出生的袁嘉锴则选择了美国东北大学(NEU),“想走出去看看,想知道国外相关领域是如何发展的。”袁嘉锴说。这是个会做饭的暖男,也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从大一进入院学生会,到大三成为分管学术的主席,学院无疑也给了学生们很多发展的空间。他还曾和舍友一起参与大学生挑战杯、节能减排大赛,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对我而言,最难突破的是语言关,泡图书馆上线上课程是我的选择,前后3次语言考试,最终提交的成绩是托福95分,GRE310分。”袁嘉锴说。

同样选择出国留学的老三江飞则选择向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递交申请材料,并且都得到了预录取名额,“两个大学对雅思成绩的要求不同,就看5月中旬的成绩了。”江飞说,他此前的雅思成绩是6.5分,即便这次成绩没有突破,也可如愿进入墨尔本大学。说起语言的复习,三人共同的经验是,多听多看多练,“其实看看剧、听听歌都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剧中的用语都很本土。”袁嘉锴说,为了学习语言,看剧的关注点不在情节,而在对话。

不奋斗,你要青春干嘛?

425日,一个完美诠释倒春寒的日子。本来和他们约在山大有名的“小树林”,一个见证无数人“青春”的地方,无奈春风“狂躁”,采访地改在了室内。在我的预设中,这是一次与“学霸”的对话,可见到6个大男生后,我想到的竟是南拳妈妈的那首《香草吧噗》,他们是6个在努力中享受着青春的青年。

他们中,有爱护肤、为追妹子健身的;有对鞋子狂热到可以不吃却不能不买鞋的;有如痴如醉狂读科幻小说的……他们曾为玩游戏而废寝忘食,他们也曾在某些课上抱着“过关就行”的心态试图蒙混过关,他们曾彼此分担生活的快乐与不安,也彼此见证取得高校offer的喜悦。当然,他们也有一个混乱到不好意思让我们参观的宿舍……这些恰恰最真实地呈现着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的青春,以及会在未来的人生中不断回忆的“大学生活”。

采访过后,我已不想将他们与所谓“学霸”相连。不是他们不够优秀,而是他们让我意识到,考研成功与否只是一个努力过后的结果,他们可以取得羡煞旁人的成绩,是因为他们拥有肯为自己的选择坚持到底的能量。

青春本该如此,有“呆萌”的日常,也有“帅气”的力量。尝试像他们这样规划一下自己未来三五年的生活吧!确定一个自己愿意持续为之努力的目标,给予自己一份可以持续坚持的力量。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