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静农(1901~1990年),安徽霍丘人。原名傅严,进北京大学时改名静农,字伯简。师从陈垣、沈兼士、沈尹默。曾先后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台湾大学任教授和中文系主任。抗战后赴台北,教学读书之余,挥毫弄翰,排遣胸中郁结,发表过新文艺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台静农散文集》和《静农书艺集》等。
台静农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工书法,好收藏。自幼受其熏陶,台静农勤学苦练,擅长真、草、隶、篆各体。隶书学《华山碑》及邓石如,楷书学颜氏《麻姑仙坛记》与《争座位帖》,行草出入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三家。82岁时,台北《雄狮美术》月刊151期推出《书家台静农专辑》,肯定他在书艺上的杰出成就,自此奠定了他的书法地位。1986年《中国书法》杂志第1期“台湾与海外”栏目对台静农作了专题介绍,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书法”丛书之《台静农书法选》,对台静农书艺作了极高评价。曾涉猎汉代金文、碑版、魏碑等,加以融会贯通。行书崇尚明代倪元璐,得其神韵,形成其峭拔清劲、古雅道逸的风貌。好友张大干称台静农为“三百五十年来写倪字的第一人”。值得一提的是,张大干在临终前,将他一生收藏的倪字精品送给了台静农,了却了自己一大心愿,真可谓“宝剑赠英雄”。
从艺术拍卖市场上看,冯其庸、王蘧常、台静农三位的作品并不多,偶有亮相价格平平,基本属于冷门人物。像冯其庸的作品在市场上大都从无底价起拍,成交价1000~3000元,2003年他的一幅书法精心之作(228×48厘米)在荣宝拍卖会上以4.4万元成交。不过,这个价格并不能代表冯其庸作品的实际价格,现他的作品的市场价格每幅在干元左右。王蘧常的作品在市场上很少出现,其对联的私下交易价格只有数千元。在拍场上,王蘧常的作品几乎看不到,2003年上海崇源曾推出过一件王蘧常的精心之作《章草七言歌谣》立轴,成交价为3.41万元。同样,台静农的书法在拍卖场上也很少见,2003年北京华辰曾推出台的力作《隶书四言对联》,以2.2万元拍出;同年,广州嘉德推出台静农的一幅楷书和两幅行书对联,均流标;2004年北京翰海也推出过他的书法立轴,也流标。近两年,台静农书作的价格稍有起色,2009年其《行书苏轼诗》手卷在中国嘉德获价20.2万元;2010年其《行书自作诗》在西泠印社以18.5万元成交。这些已经是台静农作品的市场最高价。
http://roll.sohu.com/20130414/n3726241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