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关注 > 正文

山大校友汪兆琦当选2012年欧洲科学院院士

发布时间:2013-07-12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近日,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978级校友、弗里德里希•席勒-耶拿大学生物药学系教授、德国莱布尼茨老年研究所-弗里茨•李普曼研究所高级专家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际专家、中国抗癌协会海外代表汪兆琦教授被增选为2012年欧洲科学院院士。

  汪兆琦教授是DNA损伤及修复、基因组稳定性及肿瘤发生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和领军人物。他通过利用常规的或组织细胞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和病人细胞株,研究了DNA损伤检验点和修复基因介导的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抑制细胞癌变的机制,构建了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范可尼贫血症、奈梅亨破损综合症、小头畸形,组蛋白乙酰转移酶辅助因子TRRAP、聚ADP-核糖基化链合成酶PARP1、切除聚ADP-核糖基化链降解酶PARG的小鼠模型,揭示了DNA损伤修复因子是抑制基因组不稳定综合症(如奈梅亨破损综合症、范可尼贫血症)的癌症恶性转化的重要因素,发现了聚ADP-核糖基化异常调控的病理生理过程(如中风,糖尿病)及其在调节细胞凋亡和坏死方面的发病机制,证明了组蛋白乙酰转移酶辅助因子TRRAP在染色质重塑、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和抑制细胞癌变方面的重要功能,测试了致癌物在p5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中所诱发的p53基因突变谱。汪兆琦教授的研究成果为分析流行病学研究和预防癌症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探索基因突变机制、破解肿瘤奥秘作出突出贡献,这将有助于医学研究人员从基因角度追溯癌症等人类罕见和常见疾病的根源。

  汪兆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外聘国外专家、国际抗癌联盟中国抗癌协会海外代表、暨南大学名誉教授。1957年生人,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生物系动物(胚胎)专业,1982年毕业后直接考取中国医学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胚胎学家及细胞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薛社普教授,1985年获硕士学位并留院任助理研究员,1988年赴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研究所(EMBL)读博士后,继而转到奥地利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IMP),后获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被提升为研究员,1997年任法国里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肿瘤研究署基因-环境实验室主任,自2006年至今,任弗里德里希•席勒—耶拿大学生物药学系教授、德国莱布尼茨老年研究所—弗里茨•李普曼研究所高级专家负责人。汪兆琦教授还应邀担任多家著名期刊评委;担任欧洲联盟第六框架(欧盟)评委、英国癌症研究组织(CRUK英国)、英国国际肿瘤研究基金会(AIC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以色列基金会(美国)、法国肿瘤研究基金会(法国),德国科学研究基金会(德国)、奥地利教育科学与文化部(奥地利)、意大利肿瘤协会基金会(意大利),及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国际国内科研基金评委。汪兆琦教授共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高引用因子指数”(H-Index)目前为56. 其中曾在《细胞》、《自然》、《科学》等生物学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包括在《自然》2篇,《科学》1篇,《细胞》1篇,《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发表2篇、《自然—医学》杂志发表4篇、《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3篇,《细胞-癌症》1篇, 《基因与发育》3篇, 《美国科学院学报》6篇。

  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eae, or The Academy of Europe),又称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是欧洲多国科学部长倡导创立,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国家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包括东、西欧国家的国际科学组织,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目前,该院有院士2300余名,主要从欧洲各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中选出,代表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其中,包括约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http://edu.ifeng.com/gaoxiao/detail_2013_07/10/27353068_0.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