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发布尼山协定 促进人类共同伦理之责任意识

人民网济南5月23日电 (宋翠)正在举行的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3日发布《在文明对话中培养人类福祉之责任意识尼山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就“文明对话中培养人类福祉之责任意识” 呼吁和倡议关注人类和地球未来的每个人、每个组织,培养一种共同责任意识,彼此加强合作。
《协定》称,过去十年多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懈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文明对话,对于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个有价值的工作必须继续进行。同时,这项工作需要有一些调整,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为了维护人权尊严,维护文化多样性,必须培养一种服务于全人类福祉的责任意识。不能狭窄地坚持个人利益和民族福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的致辞(2011年5月21日)中谈到:“只有承认和颂扬我们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一个和平与团结的世界。”承认多样性就是要对他者利益和福祉进行同情式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合作精神中设计并实行那些共同计划。合作精神深深地根源于我们的责任意识。
《协定》表示,人的责任意识首先是在在自身所处的文化中培养的。进一步,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对话,有利于人类共同福祉之责任意识的建立。根据这一点认识,我们需要自觉地加强世界各类组织之间的合作,需要设计方案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特别是那些贫困国家的文化,以及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我们要推动各文明间的平民交往。平民是责任和伦理的直接承载体。不同文明间的民众交往是一个实践性的事务。因此,我们倡导并努力组织各类活动推动诸如此类的跨文明间的平民交往:“欣赏交往”(欣赏彼此的语言文字、音乐舞蹈等);“礼乐交往”(呈现彼此的高尚礼节、感情表达、行为举止等);“联欢交往”(在一起分享生活乐趣、审美情趣、梦想追求等)。
《协定》指出,尼山论坛的目标是要建构人类共同伦理。伦理涉及对周边他人权利的尊重,对社群共同福利的承担,对人类共同福祉的责任。不同文化在过去历史中都建立某种适合于本地的伦理规范。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实行全方位交流,充分理解彼此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渐渐地形成一种适应各文化的共同伦理,使我们在交往中减少冲突,避免战争,共建一个各文明不断相互融合、和谐共存的人类社会。
http://sd.people.com.cn/n/2014/0523/c166188-2127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