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关注 > 正文

习近平主席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发表三周年学术座谈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8-08-31 08:41:04 发布来源:光明网 作者:

    2018年8月29日,“‘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习近平主席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发表三周年学术座谈会”,在济南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召开。

习近平主席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发表三周年学术座谈会召开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是当今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国际盛会之一,有着“史学界奥林匹克”的美誉。2015年8月23日至29日,由国际历史学会主办,中国史学会和山东大学共同承办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届大会是100多年以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走进亚洲,首次在中国举办,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大会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在贺信中,习近平主席做出了“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从历史的启迪中更好探寻前进方向”等重要论断,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此次在山东大学召开的学术座谈会,是在习近平主席贺信发表三周年之际,由山东省历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中国历史评论》编辑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举办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近代史所、世界史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以及山东省省内高校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等驻济南的记者也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习近平论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史学研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构建”“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学研究资政育人的当下价值及路径”“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史学研究”“史学教育与中共党史上的干部培养”“中国史学走向世界的路径与策略”“齐鲁文化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认真讨论和热烈交流。

  与会学者通过重温习近平主席致国家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认为贺信高屋建瓴,言简意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认为贺信对于历史学作用与功能的论述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贺信“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的论断,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是相通的。认为贺信“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的论断,是对历史学了解过去,挖掘前人智慧,提供今人参考重要性功能的精炼阐述。认为贺信站在时代高度,凝练地阐述了历史学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对新时代我国历史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次学术座谈会,也是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8年度社会组织学术活动月”的首场学术会议,得到了省社科联的支持,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宏明同志到会讲话并听取了上午的会议。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邢占军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